今年3月,全国首座电压等级最高的全面自主可控示范变电站—500千伏科北变电站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投产。李剑锋摄 |
◎本报记者 叶 青 通 讯 员 焦婵娟 范敏玲 黄蓉芳
15个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聚焦广州市战略产业需求布局国内领先优势学科和专业,截至2022年底,累计成立15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金额达10900万元。
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工作近1年,新加坡企业来恩生物首席执行官彭晓明愈发喜欢上这里的一草一木。“公司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成后将成为集mRNA编码TCR-T细胞治疗研发、生产、临床于一体的综合基地。”4月12日,记者见到彭晓明时,他正忙着推进公司的研发项目。
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新深化合作的结晶。从阡陌桑田到一座现代化新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破茧蝶变:城市规划面积从123平方公里扩容至232平方公里,聚集超过1000家前沿科技的企业,累计吸引新加坡优质企业78家进驻,总投资超180亿人民币,一大批新加坡科技成果在这里转移转化,一系列有力的组合拳持续激活知识城腾飞原动力。
中新广州知识城不仅成长为撬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支点”,也成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智慧城市方案及数字化技术的试验田”。
全面深化中新合作,科创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太快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这是科研团队和企业家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尤其是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赋予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使命。不到3年时间,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260名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超1000家前沿科技的企业选择在知识城创新创业。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一大特色是让国际化人才与本土人才融合,将知识要素充分激发,形成了适合知识城发展的独特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知识城正成为中新合作升级的知识引擎。”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朱敏说。
作为两国间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依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搭建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互联互通桥梁。
“我们通过打通产学研之间的人才链、技术链、知识链、资金链等,目前形成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发展模式,在注重前期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也注重在中期阶段实现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朱敏介绍,成立以来,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已建成六大研发平台;累计引进产业化项目77项,其中中新合作项目45项;成功孵化企业40家。
产教融合是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创新新高地的另一秘诀。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聚焦广州市战略产业需求布局国内领先优势学科和专业,截至2022年底,累计成立15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金额达10900万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从思谈到,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引企助教”、以双导师为基础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吸引更多人才汇聚知识城。
软硬件服务优势叠加,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
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熟悉的环境最大程度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能。彭晓明潜心钻研针对乙肝病毒靶点的TCR-T细胞技术,并选择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智慧园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我们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已拥有超过25人的研发团队,并开展了一部分的原创研发工作,未来希望在中国拓展更多的管线。”彭晓明十分看好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
彭晓明的信心,来自于他的切身感受,中新广州知识城有高质量的政府服务,高效率的产投联动投资机制。
“中新智慧园并不仅是承载企业落地的物理空间,它更是知识城产业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表示,产业生态包括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度链接两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人才,共同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件服务,逐渐形成产业生态的闭环,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圈,这也是中新智慧园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软硬件服务优势叠加、国际化产业生态圈,成为新加坡企业选择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加分项”。
今年2月,新果农业科技总裁、首席科学家、创始人鲍晟杰博士选择入驻中新智慧园。“目前夏季草莓在中国有高达200亿元产值的市场空白,我们所培育的新型品种能够在夏季种植,可填补此市场空白。”鲍晟杰准备大展拳脚,希望未来10年在中国建立全球最先进的分子育种平台与基于基因组学的精细种植数据库,并拓展到蔬菜、园艺作物、牧草等方向。
产业集群挑起大梁,擦亮知识经济新成色
中新广州知识城从诞生之初就瞄准“知识经济”,从各方面打造“知识力”。为给“知识力”打造营造良好的环境,中新广州知识城从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知识产权入手。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区域。中新广州知识城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际事务机构共建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实施国际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推出全国首支纯专利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等20项首创改革措施。在体制机制、协同保护、金融创新、产业引领、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成功走出一条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围绕知识生产、传播、创造、保护与运用发展全链条,中新广州知识城构建了“一核两心多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以百济生物、诺诚健华、小鹏汽车等百大产业龙头项目为牵引,加速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纳米科技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最高地,引领广东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3月,全国首座电压等级最高的全面自主可控示范变电站——500千伏科北变电站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投产。该变电站总投资5.7亿元,供电辐射企业超120家,预计可拉动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内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创收超3000亿元,极大地解决广州500千伏变电站布点不足的短板,绿色低碳的电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新广州知识城还落户了华南地区工业互联网唯一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建成全国首个国际数字枢纽运营中心,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知识城集聚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部署建设IDC和云计算基地,将为广东建设“数字经济样本”提供新的动能。
开放性、创新性是中新广州知识城最具魅力的特点。从阡陌桑田到现代化新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区域创新发展竞争力正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向这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