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创新求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负责人谈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卢庆国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报告同时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的信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作为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力聚焦科技创新的时代课题,将“科技、人才、创新”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奋力推进研发投入、人才引进、中试平台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创新意识为企业研发奠定根基。二十多年来,我们主动求变,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通过自主研发、改良工艺,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逆流萃取、超临界萃取等高科技连续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获得率,还提高了我国辣椒红色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辣椒深加工取得成效后,我们又研发了叶黄素、番茄红素等产品提取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了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基础创新能力。

    在生物提取技术方面,我们以往仅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也就是做了从“1到10”的工作。如今,有了科技的支撑,我们勇闯原始创新的“无人区”,开启了从“0到1”的工作,例如从番茄皮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番茄籽油,从甜菊叶中提取甜菊糖苷、绿原酸,从万寿菊渣中提取黄酮等,原始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如何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企业科研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通常要先在实验室取得科研成果,然后在中试放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方案,最后应用到生产中。因此,中试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实现工业化、商业化规模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企业中试平台缺失往往成为制约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企业普遍存在重实验室建设、重生产、轻中试的现象,导致出现中试环节薄弱、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低、转化成本高等问题。因此,要加大对中试平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补齐科技创新的短板,助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创新平台赋能企业科研能力。当前,科研平台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源泉,更是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结合实际,我们将加快建设植物提取行业领先的研发中心、权威的检测中心、功能齐全的中试中心,通过打造项目孵化中心、合作股份制产品、共享科研成果、共建企业等形式,吸引行业专家和企业家集聚,共同做大做强植物提取产业。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当好“出题人”,借助“智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科研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建立科学的科研制度能够有效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专注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另外,我们应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企业科研人员依法依规获取和使用自身专利成果。要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坚定争创植物提取科技领军企业的信心,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