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让传统借科技而升华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选萃
2月18日,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举行。图为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科技小发明。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五千年回眸,纵观古今,文明因创新而重塑,传统借科技而升华。乡土深处的文化根脉、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日,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以“绿色低碳中国”为主题,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则选择“乡土中国”为主题,青少年铺洒创造热情,用现代科技手段让跨时空的文化瑰宝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此次活动中,他们对创新实践、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让古老遗迹焕发生机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这次,让我们听他们说。

    始于创·造 久于传承

    2017年1月14日,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启动。那年,我初一,创造的种子在我懵懂的心中扎根发芽;也是那一年,我与学校的蒲公英创客社团结缘。

    转眼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已经走过六个年头,我在中关村蒲公英创客社团与之共同成长至今。我在创造的过程中,收获颇多,总结下来,就是“自治地造、合作地创;创新地造、科学地创;共享地造、专业地创”。

    通过创造,我学会了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一个人可以爬得很高、一群人也可以走得很远。在创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明白了科学探索的意义,领悟到了传统借科技而升华的真谛,这便是传承!

    通过创造,我了解了创新不是凭空捏造,科学的进步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向上摘星。这种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激励着我不断深耕,精益求精已经成为我的人生格言,这便是传承!

    通过创造,我收获了朋辈共享的快乐,志同道合的伙伴是我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快乐源泉。我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成长,见到学弟学妹们遇到困难,我和伙伴们也会出手相助,一棒接着一棒,这便是传承!

    去年的今天,我作为获奖者站在故宫博物院的领奖台高举证书。今天,我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学生,作为蒲公英创客的一粒种子,更是作为见证了创·造实践活动和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代表,向陪伴我们一路成长的叔叔阿姨们道一声辛苦了!希望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继续将创造的精神传承、发扬。

    ——卿梦泽(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学生)

    发现隐藏的大世界

    此前,我们以考古实习生的身份,走进北京通州路县故城的田野,感受到在规制向度之外,大地所蕴含的生命力。

    今天,考古工作者在科技的帮助下,能够发现隐藏的大世界。举一个例子,遇到天气不好,不能上工的时候,我们就常跟着北京考古院的尹达老师学习植物遗存分析,一窥路县故城先民的日常生活。

    目前以植物遗存分析、稳定同位素溯源等为代表的科技考古手段,已经成了考古学的新二级学科。相信在高新科技的助力下,考古学的视野将会日益开阔与深入。

    实习虽然仅有短短3个月,但令人难忘。在探方里铲土刮面十分累人,考古界前辈坚忍不拔、坚守初心的宝贵品质,是鼓舞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高新科技也日益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得力助手。

    目前,中国的考古学正迎来鼎盛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作为新一代考古人,也将带着前辈的嘱托与期望,“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王呈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用创新手段传承东巴文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时空穿越”的体验?如果说这世界上真有时间机器的话,那我们暑假在云南纳西族阿纳果村的经历,可以算是“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

    每天早晨,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在村子里溜达一下,大部分院子还保持着传统的样子,这一切都让习惯城市生活的我们目不暇接;爬上村旁的小山,在如盖的绿树丛中,偶尔回头一望,灰色的屋瓦与飞檐像大海的波浪一样连成一片。

    感谢这次文化科技论坛,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挑战一下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们可能不太会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让乡村文化传承下去,而且是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传承下去。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重回阿纳果村,与和善的纳西朋友们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和他们阐述我们的想法,然后一起去行动,去实现我们这个小小的创意。

    ——尚瀚云(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 纪麟隽(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学生)

    用新技术展现古老历史遗迹

    我们的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詹天佑先生曾是我们的名誉校长。110年前,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从我们小镇旁边穿过。

    2016年,京张高铁开始修建。科技冬奥、绿色奥运的理念也在同学之间传开了。

    每当在校园里看到中国自主研发、拥有最新科技的京张高铁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风驰电掣地驶过时,我们的心里都充满了骄傲!

    我们想把两条铁路都体现在科技节的模型作品里,但是京张高铁为了保护长城和十三陵,直接从军都山下穿过,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京张高铁八达岭站,是一个从外面看不见的车站,是一个目前世界上埋深最大的高铁地下车站!

    普通的模型很难表现出它所拥有的“逆天黑科技”。于是我们想到了利用融媒体技术,把科技作品和视频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未来,我们还会在作品里添加长城的内容,将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同学看到。

    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努力学习,善用新技术,但不沉溺于新技术带来的舒适和安逸,传承先辈的创新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一起走向未来。

    ——陈若玉 周函冰(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学生)

    一个瓶子的变身

    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让我们体验到亲手设计的乐趣。看着回收的塑料瓶不再只是用完就扔掉的废物,而是被高科技改造为有趣有用的雨衣,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这次活动,还让我们知道了“宝贝”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藏在我们曾经认为的废弃物中。

    回收塑料瓶是小事,变废为宝成了让我们自豪的大事!能用自己的双手化腐朽为神奇,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大家传播零废弃理念,感受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故宫零废弃”活动,以小见大,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到资源转化利用,再到生态环境转变,通过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环保理念。

    我们从这项活动中得到启发,受益匪浅。作为东城区少年宫的小组员,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零废弃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希望大家都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王晴茹 邓雨涵 李邦赫(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学员)

    探寻灵山卫乡村文化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古城保护小分队走进山东青岛灵山卫古城,历时近一年,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走访、志愿服务活动等,全面了解了古城的前世今生,完成了一份调研报告。

    我们分头行动,深入社区、古城街道和农家院子,了解了灵山卫的乡土风情和逸闻趣事,体验号称青岛最古老的百年大集之一——灵山卫大集。

    在当地的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史学专家的指引下,我们调研了古城遗迹保护情况,参观了城隍庙、王进士府等遗址,走进为乡村文化保护而修建的“山村记忆馆”,探寻灵山卫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情况;最后同学们还联合灵山卫街道办组织宣传垃圾分类、倡导绿色出行、发放文明礼仪宣传单等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志愿服务工作。

    此次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大家保护传统文化,建设文明家园的热情。

    我们作为新时代少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历史遗迹保护工作。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古城保护小分队(团队成员:董胡杨 李佳录 朴震鸿 陆俊彦 王文融 张知见)

    (本报记者张盖伦整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