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在艺回忆大庆石油会战的手稿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
◎马 丽
【科学家手稿】
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探及钻井,耗资巨大却一无所获,自此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是个贫油国家。那时,国内没有几个成气候的油田,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部分石油需要进口。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地质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一直都在发现和寻找石油,直到新中国成立,石油事业迎来了希望的春天。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的石油、地质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艰苦勘探,发现了地层深处的“光”——石油。1959年9月26日,在辽阔的东北松辽盆地上,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这一鼓舞人心的景象标志着一个新油田的诞生。当时恰好是国庆10周年前夕,因此这个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田在艺的松辽盆地地震勘探冬季会战回忆手稿中写道,这“揭开发现了大庆油田的序幕”。
1960年初,原石油工业部从全国各地召集了几十个优秀的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工人和3万退伍军人,加上7万余吨器材、设备,组成了一支石油勘探大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当时,田在艺和原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建设队伍也从新疆来到大庆,参与会战。
田在艺一行人刚到松辽盆地,就遭遇了阴雨连绵的天气,骑车到不了井场,他们便扛着压力计,背着钢丝绳,冒雨走了20多里路,在牛棚里顶着雨衣坐了一夜。会战中,田在艺带着5个地震队开展了大规模的松辽石油地震勘探,他们从南向北沿着四平、乾安、安达一带勘探,逐步扩大勘探面积。之后,队伍将勘探重点转向北部地区,探清了北部地区构造情况并确定钻井的井位,随后田在艺带领队伍转战萨尔图。
萨尔图被人们形容是“青天一顶、荒原一片”,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苦。大家或居住在不能御寒挡风的牲口棚子里,或居住在几间废弃的旧屋里,野外工作时就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睡觉。到了冬天,大家挖土打夯,建造了30万平方米的干打夯,才解决了住的问题。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粮食也很短缺。会战队的每人每顿只有一个窝窝头,喝点野菜汤,到了冬天还可能连野菜都吃不上;锅灶炊具不够用,他们就用铝盔盛饭,用脸盆熬汤。吃住困难并没有阻挡会战队伍寻找石油的热情和干劲。“不管冬天如何严寒,就算零下40摄氏度,会战队伍也要坚守阵地,一个队伍不许撤走,一个人不能冻伤,一台设备不能冻坏。”田在艺写道。
田在艺所在的会战队伍需要勘探松辽盆地2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范围广、人员少,一个技术人员顶三个用。他们白天跑野外,夜晚在帐篷里讨论,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主要搞地层对比,搜集资料,整理、研究大量资料。在干打垒里,白天、晚上进行小层对比,分析研究,一天对比300多层,计算3万多次,人人埋头苦干。”田在艺回忆。最终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摸清了松辽盆地地下构造,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国际环境的变换,在没有外援力量的条件下,“几万名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咬紧牙关,忍受饥饿,忍受严冻,就是不能忍受‘中国贫油’这项外国人扣在我们头上的耻辱的帽子”。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庆石油会战迎来了胜利。1960年6月1日,从萨尔图火车站驶出了第一辆装满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油罐列车。此后,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为国家工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3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大庆油田使得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自此我国石油逐渐发展壮大。
此后,田在艺还参与了大港油田、江汉油田和吉林油田的勘探建设,为我国的石油地质事业步履不停。1982年,田在艺作为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因参与“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直到今天,大庆油田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