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双师”个体成长要与团队建设相结合

    ◎本报记者 陈 曦

    “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同时,“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能力,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引导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的通知》,公布了170个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此前,教育部还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从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出发,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以指导各地开展“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这体现了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职业教育“良匠之师”提供有力支撑。

    “双师型”教师要能说会做、知行合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要求,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作用凸显、位置关键。“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核心工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芮志彬说。

    据介绍,“双师型”教师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教师提出的业务素质要求。“双师型”教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具有两种职称的教师,比如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既拥有教授职称,又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这类教师就是具有“双证书型”教师;还有一类是基于教师能力出发,指一名教师既拥有教学能力,又拥有本专业的实践能力,这类教师一般被称为“双师型”素质教师。

    与传统“单一型”教师相比,“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获得过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同时,“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能力,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引导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

    此外,“双师型”教师具有双重资质,是实施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桥梁,最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相融合的类型特征。

    芮志彬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结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培养目标,“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素养高、动手实践能力强两个方面的能力,必须是能说、会做“知行合一”的教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是符合岗位需求,适应各种竞争环境的高质量人才。

    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具有鲜明特色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并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建设规划,明确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师型”教师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

    “职业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准入资格和聘用考核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捷表示。

    首先,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理论不同于非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理论逻辑着眼于职业实践活动,反映职业活动或工作的基本原理。

    其次,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加突出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与工作经历,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为紧密,职业教育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更加通畅。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企业一线不断得到磨炼,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始终在线,教授的技能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

    再次,与应用型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引入渠道更加灵活,评价标准更加多元。职业院校可以聘请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管理人才和技艺传承人、“大国工匠”长期任教,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兼职任教,同时职业院校教师在企业挂职、获得技能大赛奖项等可以作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聘期考核、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评价标准。

    打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

    当前,发展“双师型”教师在职业院校中已普遍形成共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今也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将“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云梅认为,现代组织理论中提出组织团队的任务是塑造和培养人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组织需对其成员实行贡献与报酬平衡的原则。因此,“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需从学院层面上给予配套制度支持,保障团队成员能够积极投身到团队建设中,高质量完成相应任务。另外“双师型”教师团队应着力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团队成员明确职责分工,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同时还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解决企业真实技术难题,拓宽与企业合作的深度。

    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专业为例,专业建设初期,教师综合能力不强、校企合作不紧密、优质资源不足。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L+T+t”组织生态,即由黄大年团队领衔(Leader);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核心层(Team);吸收其他省市级、校级教学团队和相关企业为紧密层(Team),建立组织决策、沟通协调、成果共享、评价激励、创新发展五大机制,并推动教学团队协同创新,联合30家院校、企业组建协作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把共同体打造成新能源领域的行业联盟。

    同时该学院强化平台支撑,搭建了技术技能、虚拟教研、教学资源、课题研究、专家智库五平台: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校企共同开展产学研创活动;搭建虚拟教研室,开展跨区域教研活动;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服务教育教学与企业培训;搭建课题研究平台,提升团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搭建名师名匠名家智库平台,引领、指导团队高质量发展。

    “通过将‘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如今该校新能源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同时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李云梅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