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王晓夏 张佳欣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持续冲击,数字经济伴随信息革命浪潮快速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并引领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也将赋能民生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在12月8日举办的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中日双方深入分享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理念,力求推动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洋提出,数字经济正在加速重构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形态,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产业实践与探索。中日双方不仅仅要讨论规范、标准与未来,更需要以务实的态度着眼当下。在双方可信任的技术框架体系内,与日方企业共同务实地推进在金融科技、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等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企业沟通部副总裁宋凯强调,“计算能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他介绍,中国已完成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总体布局设计,正全面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华为在贵州、内蒙古等地建有数据中心,把热数据放在东部,冷数据放在西部,实现全局能效最优。
宋凯表示,“未来中日企业可在通用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算力技术方面深化合作,共享绿色、智能算力带来的便利和传统产业升级”。
利用数字技术解决老龄化问题,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用,同时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是数字社会面临的挑战。
平凯星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松认为,数字人口红利和数字社会的价值显而易见。据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60%的数字人口居住在亚洲,他们是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最大的群体,亚洲既面临中日韩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也拥有印度、印尼这样的年轻人口富余的国家。
他认为,“无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还是发挥年轻人的潜力,亚洲社会的构建都比其他大陆更需要依赖普惠的、包容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社会的规则体系”。
日立制作所理事、研究开发集团技术战略办公室主任鲛岛茂稔表示,虽然中日两国路线有所不同,但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应分享经验,互相借鉴。
立足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现状和共同需求,中国近年来不断深化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不断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倡议”,积极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就将数字经济作为倡议重点领域。
针对日方嘉宾关切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方面的规则制定问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数权经济研究室主任钟宏表示,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并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体制机制。“该法律的严格程度可以说不亚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