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译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信息,搜集、获取该区域重要的环境变量,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会上,包含上述重要信息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发布。在发布现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年度报告(2021)》也揭开面纱。上述成果是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智库代表性成果。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为两大成果揭幕。
据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年度报告(2021)》由樊丽明教授主编,主要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等7个部分,全书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丰富的一手资料,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深入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等多个领域,全面、系统、科学、直观地呈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同时,年度报告编制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指数、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并量化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可比较、可重复、可应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由王仁卿教授主编,记载了黄河三角洲自然和半自然高等植物近480种,记录了6个大类、30个群系和50个群丛的植被类型,记述了390余种鸟类。这些数据、资料和图表大多是第一次正式发布。该成果不仅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和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和大量数据,也初步回答了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概况、生态系统现状和特征、植被演替特征和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策略等诸多科学和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