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过国忠 实 习 生 柳 鑫
11月23日,在江苏省江阴市科技节·人才创新周开幕式上,该市市长包鸣亮出一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绩单:目前,江阴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建成诺奖得主研究院7家、企业院士工作站61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1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72家……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
“进入发展新赛道,面对新挑战,江阴顺应时代大势,抢抓时代机遇,全力推进‘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积极打响‘科创江阴’品牌,擘画‘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的发展蓝图,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已经成为推动江阴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引擎。”包鸣说。
近年来,江阴把科技创新摆在最突出位置,深入开展“科技新长征”,围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出台“科技创新20条”“创新发展16条”“科技人才25条”等政策措施,发布“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技赋能楼宇三年行动计划等,形成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对产业发展不同时期、对人才引育不同类别全覆盖的科技人才创新政策体系,营造“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市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新T台”,全面推进“科创江阴”建设,加速构建“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创新格局,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把江阴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
包鸣介绍,江阴在引进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上,切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暨阳英才计划”升级版2.0,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才发展体系,让江阴成为人人向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把做优环境作为最重要任务,倾力厚植创新生态“营养土”,树立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鲜明导向,打造独具特色、包容宽厚的制度环境,发挥“店小二”精神,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创新创业动力更强劲。
江阴市副市长陈涵杰介绍,江阴实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霞客之光”产业自主创新攻关计划,其中发布重大专项技术需求8个、成果转化关键技术和重点研发需求291个。在全省同类城市率先出台《科技保险费补贴项目管理办法》,累计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各类贷款超50亿元。
“下一步,江阴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更加坚定地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战略,规划布局创新‘硬核’,提升放大科技‘当量’,启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高能级科创载体攀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全方位创新生态营造‘五项工程’。其中,到2024年,科创载体达30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000家。”陈涵杰表示。
本届江阴科技节·人才创新周,江阴还举办了光伏中心首届理事会、长三角(江阴)科技创新论坛、表彰了一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等,并将组织开展科技人才政策推介、产学研合作对接、人才交流洽谈等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打响“科创江阴”品牌,加速传统产业向绿色、智能、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