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浙江衢州科特派:
结成服务“战队”,满足多元需求

浙江衢州衢江区杜泽镇桥王村百亩示范方农田里,早稻新品种“金早645”长势喜人,吸引了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种子企业负责人和种粮大户现场观摩。视觉中国供图

    ◎洪恒飞  王霞君  周雪群 本报记者 江 耘

    按照区域和产业灵活编组团队,衢州将着力形成“一人一乡镇”“一片一战队”“一业一组团”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同时聚焦“3+X”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特派员的服务领域,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    

    郑志成

    浙江省衢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预计到2025年,动态保持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团队)400人以上,其中农村科技特派员300人,实现科技特派员乡镇与主导产业全覆盖,打造科技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科技特派员铁军……不久前,浙江省衢州市出台《衢州市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需求导向、过程管理、改革创新三方面工作,提出要打造科技特派员自身能力提升机制,构建科技特派员全领域服务新格局。

    “以县域为单位,以地域相近为原则,科技局将整合资源,对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员进行编组,组成若干个片区服务战队,着力破解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单一性与乡镇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11月21日,衢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志成表示,科技特派员可为区域的产业发展、农旅融合、未来社区建设等多元化需求提供专业互补的多元化服务。

    

    精准选派:将优质种苗送达田间

    

    

    位于衢州市杜泽镇的下溪村,有近百年的丝瓜种植历史,却长期沿用传统种植技术和原始、随意的留种方式,导致本土产出的丝瓜一度陷入品种退化、品质变差、产量下降的困境。

    “有一定产业基础、问题也很明确,类似这样的乡镇村庄,关键就是得选择专业对口的科技特派员。”衢州市科技局农社处负责人介绍,秉承因地制宜、择优选派的原则,衢州市科技局采用“两上两下”的方式精选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按需征集名单前提下、要对材料反复核定,确保每一位科技特派员匹配乡镇需求,解决当地农业问题。

    2017年,衢州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朝森作为衢州市科技特派员派至衢江区杜泽镇后,对下溪村丝瓜产业进行了精准帮扶,携团队开始丝瓜提纯复壮计划。他们从全村原有100多亩丝瓜田中,筛选得到了12个单株,通过田间株选、性状调查、隔离授粉,获得优良株系,在2020年确定了名为“下傅丝瓜”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穴盘育苗、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使丝瓜增产幅度达30%以上,亩产值超过1.5万元,下溪村丝瓜产业得以焕发新生。

    2021年,下溪村丝瓜种植面积达430余亩,人均增收3000多元。2022年,全村丝瓜种植面积增加到近500亩,除申报“下傅丝瓜”产品商标外,目前,正计划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及成立专业合作社。

    “寻求精选优质种苗、推广新技术可谓科技特派员驻扎乡镇开展服务的基本功。”衢州市科技局农社处负责人介绍,仅2019—2020年间,衢州市共实施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157个,投入科技专项经费2417万元,引进推广优质水稻、衢春大豆、鸡尾葡萄柚等农业新品种140个,推广病虫害安全防治等农业新技术175项,为农户和企业增收提供品种和技术保障。

    根据《实施意见》,衢州市将建立由县(市、区)科技部门常态化采集、甄别、凝练、整理的特派员需求库,坚持“一人一乡镇”精准选派,确保特派员乡镇全覆盖。

    

    载体创建:有效扩大服务覆盖面

    

    

    种一次可供采收10多年、后期保持每年数月有产出,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因此有着“蔬菜之王”的称号。通过科学种植芦笋,开化菁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扭亏为盈,如今经营着300多亩的大棚芦笋种植基地,亩产值达2.5万元以上。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多亏了科技特派员。2014年,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何圣米担任音坑乡科技特派员后,帮助该公司调整产业结构,终止了劳动力密集型且非优势产品的生产,集中发展大棚芦笋,并保持每月至少1次基地现场指导和科技培训。

    “我们鼓励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进村入企,尤其是联合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衢州市科技局农社处负责人介绍,根据《实施意见》,将更注重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创新主体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坚持每个月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多元化需求,集中碰头研讨解决办法。

    近年来,开化县通过“科技特派员+农业示范区+农户”的模式开展了箐山大棚芦笋示范基地、池淮水果玉米示范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承载农民就业。截至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内16家高校院所先后向开化县派驻科技特派员141人次,累计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带动农民增收7亿元以上。

    而在浙江西部山区的衢江区岭洋乡,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副研究员梁卫青自2012年作为科技特派员被派驻于此后,先后与浙江广胜集团、浙江广胜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协同创新基地、研发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其中,梁卫青团队凭借三叶青仿野生生态种植技术和低温超微粉碎技术,提高了三叶青潜在的经济价值,技术成果在当地转化后,实现年产值3200余万元,解决周边劳动就业人数200余人。

    “通过科技特派员对接企业,衢州积极帮助乡镇和企业创建各类农业创新载体,使得服务更为集中、高效。”衢州市科技局农社处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衢州市已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浙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浙江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5个,浙江省级星创天地9个,农业领域浙江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

    

    灵活组队:围绕产业链协同创新

    

    

    实地走访乡镇5个、产业基地5个,收到技术需求11个,达成科技特派员之间、科技特派员与乡镇之间初步合作意向6项……今年9月,组建不久的衢江区科技特派员北部和南部战队分线作战、开展共建服务活动,收获不小。

    目前,衢州市以县域为单位,已在每个县形成东西南北四个片区战队,结合各地特色产业,组建水产养殖、林业、中草药、蔬菜、园艺、美丽乡村等多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

    从2005年派出科技特派员开始,17年间,衢州市共选派了9批次市级科技特派员,共计180余人,形成了纵向“省级+市级+县级科技特派员”、横向“科技特派员个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交叉结构模式。

    近两年,衢州市提出打造“3+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即3个特色主导产业、X个新兴特色产业,增强乡村产业基础支撑作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郑志成表示,以往科技特派员以单兵作战为主,彼此互动有限。但随着产业发展的需求越发多元,科技特派员抱团服务的形式渐渐丰富。衢州市科技特派员队伍凭借既有的交叉结构模式,在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具有灵活性。

    根据《实施意见》,衢州重点聚焦“3+X”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省市县农村科技特派员资源为主,组建粮油、柑橘、蔬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做深做实农业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每个科技特派员团队任期内将提交一份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郑志成表示,按照区域和产业灵活编组团队,衢州将着力形成“一人一乡镇”“一片一战队”“一业一组团”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同时聚焦“3+X”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特派员的服务领域,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