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科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新担当、新作为

    张继红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党组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一整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了重大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让我们备受鼓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只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第11位,我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十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标志性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开放创新生态得到实质性优化,科技创新实力有了历史性跃迁,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怀柔科学设施集群初步形成,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前沿领域率先布局,涌现出量子直接通信样机、“悟道”人工智能大模型、“长安链”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创新成果。北京连续多年位居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在自然集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位列第4。

    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科技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并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强化新担当、新作为,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首都贡献。

    北京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探索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持续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物质、能源、生命、空间和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产生一批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在京高校院所、企业、医院等创新主体作用,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北京市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持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发动机”,开展EDA工具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AI医疗、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布局,加快培育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把握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做好光电子、生命科学、低碳技术等未来产业相关布局规划研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紧建设一批新型共性技术平台。

    北京市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基础条件、项目凝练、骨干力量形成、体制机制落位等方面做好保障;推进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强在京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持续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等领域产生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高标准编制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深入推进“三城一区”创新发展;立足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定位,高标准办好中关村论坛。

    北京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科研力量布局及战略能力储备,深化科研、临床、防控相互协作,聚焦检测试剂、疫苗、抗体、药物、诊疗方案等方面开展集中攻关;建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快速反应体系,加强病毒溯源及监测预警,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在疾病防控和治疗中示范应用。

    北京市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紧紧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推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更好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试验田”作用,压茬推出先行先试政策;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挥新型研发机构、顶尖高校等平台作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张 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进入新时代,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加快从形成基本框架向形成核心功能阔步前行。面向未来,上海将坚持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勇攀科技高峰、勇立创新潮头、勇创世界和未来之新,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上海科技力量。

    开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根本属性。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酝酿,科技创新已广泛渗入社会生产各环节,成为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强大赋能作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扩增,还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更应突出科创中心的创新驱动作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深刻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关键要素。创新成果的产出,关键在于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开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必须明确新阶段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目标。当前,上海正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使命奋力迈进。面向未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坚持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将上海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应用引领地、创新创业理想地、创新网络枢纽地、创新治理标杆地。

    开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还必须全力推进新阶段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任务。上海科技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正围绕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愿景,加快把未来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一是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国家队。上海市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培育长兴海洋实验室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深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筹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新一批大科学设施;持之以恒强化基础研究,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和“探索者计划”,围绕脑科学、量子科技、生命调控等前沿领域,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三大领域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主动承接更多国家任务。

    二是以更大力度引育科技人才,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上海市加快集聚和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建设面向世界的创新事业发展平台,加快培养、引进、用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分阶段分谱系的人才资助体系,强化市级科技计划对青年科学家的培育力度,提高重大科技任务青年人才参与比例,加强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引聚重点领域创新领军人才,探索产学研联合引进、跨界使用人才模式,打造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三是加快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海市率先布局未来产业技术发力点,把握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着力构建数字孪生技术体系,布局6G、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研发,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深入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培育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围绕新材料、新基建、基础软件、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领域,攻克一批材料类、装备类和先进工艺类关键共性技术;布局脑机接口、新一代移动通信、超限制造等前瞻性技术研发任务,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融汇各类创新资源。上海市强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和支持体系,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优化从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到高企、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全链条培育机制,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高转认定等政策,不断壮大科技中小企业群落;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推动资本市场衔接国际通行规则,进一步扩大科技信贷、高企贷规模,引导各类创投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深化“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持续导入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技术价值评价、贷款融资等服务资源;加大力度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鼓励和培育有条件的创新主体深度参与、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推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强化跨区域创新政策协同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提升创新治理效能。上海市聚焦“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这一主线,围绕扩大科研类事业单位自主权、激发各类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优化完善科研管理等方面,形成覆盖国家政策支持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总体性改革方案和“一揽子”配套政策与先行先试举措;承担更多全国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实施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与模式。

    立于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处于关键跃升期,既需抢抓机遇,也需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工作的要求,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加快以高水平科技供给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发挥三地优势,围绕战略定位持续发力

    龚国平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 厅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党中央接连赋予重大使命,给予重大政策,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继推动建设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不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新鲜活力。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纲要》发布以来,广东准确领会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牢记嘱托、不断奋进,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走上新台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

    第一,大湾区创新布局逐渐成形。广东积极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以港深莞、广佛、澳珠为极点,其他城市协同支撑的“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珠三角、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逐步成势,广州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等串珠成链,挺起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中轴脊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保持全国首位,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保持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二位。

    第二,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成型,散裂中子源一期、广州和深圳超算中心、国家基因库等基础设施建成并运行顺利,新布局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鹏城云脑Ⅲ等一批大科学装置;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成为“国之重器”,与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华南国家植物园、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落地揭牌,协同港澳布局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不断完善并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突破。广东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增加,引领原创性成果实现重大突破;近五年,广东牵头或参与的7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历史性突破;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取得扎实成效,在5G、超高清视频、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积极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项目形成机制,综合采用“竞争择优”“揭榜制”“并行资助”“定向组织”“应急响应”等多种项目组织方式,率先引入知识产权评议与技术就绪度评价,建立起多维度项目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央地、省市协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合成生物学”和“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重点专项,全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湾区路径”。

    第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大幅提升。广东大力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促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自主产业链创新链的骨干力量,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5.7万家;2021年A股上市企业9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成,达到83家,首发募集资金近500亿元;高新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州、深圳进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列,广东省46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以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5的GDP;为全国防控大局贡献广东力量。

    第五,粤港澳和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深化。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实现“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动”;推动大湾区内地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港澳开放,与港澳建立联合实验室20多个,面向港澳创建130余家创业孵化载体,吸引大批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发布珠海横琴、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等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深化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世界创新型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下一步,广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各自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奋力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行地、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为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