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4日 星期五
山东:全员创新创出“齐鲁工匠”活力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通 讯 员 丁秀胤  匙 涛 本报记者 王健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1月2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于江涛,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16页笔记,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分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切身体会。

    走进于江涛劳模创新工作室,200余项技术攻关项目、4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专利成果累计为企业创效1亿多元。目前,在齐鲁石化公司,共有59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每年取得技术成果300项以上,直接或间接创效3.07亿元。”于江涛说。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作为一名党代表,新的履职又开始了。”于江涛表示,“我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创新工作室建成高技能人才‘孵化库’,汇聚一线创新动能,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从技校生、车间工人、全国“十大创新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到党的二十大代表,于江涛的成长之路,得益于山东省持续推动全员创新创效、大力实施“齐鲁工匠”建设工程。

    像于江涛一样,一支愈发庞大的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山东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带电班副班长王进,被称为高空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在56米的高空、660千伏的高压下,他带电作业100余次,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度,避免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同时,王进还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同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王树军,在潍柴员工中是偶像级的存在。王树军研创的“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成功解决了进口加工中心定位精度为千分之一度的NC转台锁紧故障。

    记者了解到,由山东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科技厅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全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首次参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锁定“生产一线”要素进行成果鉴定,并按照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的标准予以重奖。两年来,山东省已培育全员创新企业4800家。

    “借助职工创新创效平台,我带领团队完成的高速列车轮对轴箱柔性加工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全省最高奖,倍感激动和自豪!”在今年的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动员大会上,获得省级劳动竞赛决赛特等奖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职工管益辉,接过100万元的重奖时,内心澎湃不已。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带领创新团队获得授权专利37项、攻关课题127项,累计创效4.65亿元。

    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齐鲁工匠”建设工程纳入了全省人才发展规划,并明确对获得“鲁班首席工匠”“齐鲁大工匠”“齐鲁工匠”称号的个人,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1万元的资助支持;对由他们领衔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分别一次性给予40万元、25万元和5万元创新资金资助。

    在首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评选中,全国共10人获奖,其中,山东有2人获奖。目前,山东省已选树培育“鲁班首席工匠”“齐鲁大工匠”“齐鲁工匠”314名,带动各级培育各类工匠人才5.21万名、高技能人才350万人,总量居全国前列。

    “一个人有技术,自己有前途;一群人有技术,企业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国家有前途。”这不仅是王进、王树军、于江涛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铿锵之言,更是广大产业工人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的共同心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