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大家谈】
◎任福君
“科学文化大家谈”专栏开创以来,汇聚的大家思想已经足以呈现中国科学文化欣欣向荣的风貌。在中国科技硬实力不断跃升的同时,能够看到国家、社会对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愈发重视,能够感受到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日渐浓郁,这是所有关注科学文化的研究者都应该感到欣慰的。在国家倡导、学界关注、媒体重视、社会参与等多方努力下,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已经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生根萌芽,科技自立自强所依托的文化基础有了机制保障。科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共进,让科学文化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与时俱进,还在承载平台建设上不断丰富完善。
作为科学传统的传承,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文化得以繁荣的源头活水。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是作秀,而是在科技界传承新时代科学家秉持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核心价值观。经过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代际传承和实践,中国科学家精神才不会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成为科学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内核。
科技体制机制通过约束科研行为塑造着科学文化的特征。近代科学诞生几百年来已经自发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行业制度,包括论文发表及署名、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归属、科研团队的分工规则、科学交流的普遍形式等都在相应的规范下进行。同时,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无形地发挥着隐性制度的作用,例如向善的道德观念、负责任的伦理原则、诚实的科研信条等都产生着相应的行为约束。通过对各个维度、方面、环节的行为约束,集中体现了科学的制度文化。
科学活动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工具是独特的文化符号。使用中的实验设备和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呈现着具象化的科学形象。标本化的科学工具以及极具史料价值的科学家书信、手稿等则拥有记载和讲述科学历程的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实验室等开展科学活动的物理空间,还是博物馆等保存和展示科学历史文物的公共空间,都是科学文化表征过程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活动广泛存在于各类传播渠道。科学需要广泛的传播以便被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所理解,从而参与到这种文化的共同构建之中。因此,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普遍存在形式。科学传播的过程既是科学的知识和价值观产生后向外部社会的扩散过程,同时也是外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科学文化的过程,而这样的必要过程需要在媒体等特定的场域发生,即需要有效的渠道来承载。
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接受是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由科技界内部产生的科学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成果的扩散、制度的输出乃至价值观的传递,最终只有在被社会高度认可并接受之后,才能成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社会对科学的高度认可,往往以无形的方式渗透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社会文化,这既是对科学、科学研究活动友好、支持、信任的文化基础,也是奠定创新型国家,乃至科技强国的社会基底。
以上种种说明,润物细无声的科学家精神,科学研究和科技历史所积淀的物质基础,支撑科技界运转的基本制度,以及社会以理性的方式开展生产、生活,都是对科学文化的承载和维系,使这样一种当代文化可以蓬勃发展、永葆生机。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需要科学文化提供的有力支撑。
(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原院长、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