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爱平
【亲历者说】
“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能够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这次大会,我倍感荣幸。”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时晓伟激动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十年,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聚焦农业科技的要害短板,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农业科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育成并推广水稻“宁香粳9号”、小麦“鲁原502”、小麦“津强5号”、玉米“京农科728”等一批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2012年到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6.1亿吨提高到6.8亿吨,良种增产贡献率由45%提高到50%以上。
时晓伟扎根小麦育种工作已有22年。一大批像他这样的“麦田守护者”,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强筋小麦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天津市小麦进入灌浆时期,时晓伟和同事们就要在田间进行连续观察。高温酷暑让时晓伟汗水一个劲地往下流,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但只要看到农户们的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作为小麦育种人的时晓伟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2000年7月,时晓伟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研究小麦育种。根据品质不同,小麦可以分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强筋小麦。
“21世纪初,强筋小麦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匮乏、突破性品种数量少,同时相关加工企业对强筋小麦的需求旺盛。如何尽快育成强筋高产小麦品种,一直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时晓伟回忆道。
在时晓伟与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天津的强筋小麦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今年强筋春小麦在津种植面积已达38万亩;产量从低到高、从高到更高,亩产由津强1号的150公斤左右,到津强5号、津强6号的300公斤左右,再到津强14号、津强16号的450公斤左右。
在全国种上“明星”小麦品种
每年5月到6月底,正值小麦杂交授粉及田间选育的紧要关头,是决定小麦育种科研人员能否选出新品种的最为关键的时节。
时晓伟和同事们每天起早贪黑、不顾风吹日晒,在麦田里默默忙碌。根据试验需求不同,他们每年需配制几百甚至上千个杂交组合,调查上万份试验材料,每一道工序,都是为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强筋小麦新品种而作出的努力。
早些年,我国还没有小麦品质分析仪器,时晓伟就和同事用牙齿咀嚼麦粒,用嘴巴检测不同品系品质的优劣。
为了将强筋小麦的产量、品质再提高一些,从育种开始,时晓伟和同事们摸索出了南繁加代、穿梭育种、品质综合评价等同步进行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将小麦从组配杂交组合到品系稳定的6年6代缩短为3年8代,显著加快了育种进程,提高了新品种选育质量。
如今,一个个小麦良种成了农民的“金宝贝”,河北的保定、廊坊、唐山,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等地都种上了天津的“明星”产品。
时晓伟及其团队共选育出14个强筋、高产春小麦品种,7个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育成的强筋小麦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津强系列强筋春小麦品种品质优良,被多家高端面粉企业争相抢购。
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
从去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到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再到今年3月1日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开始施行,近一年来我国鼓励种业创新的政策频频出台,意在通过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发力、实现重点技术创新突破等,推动种业科技整体进步。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质是育种的核心。
“咱们国家的种质资源总量是比较大的,大约有52.1万份。但是其中真正被研究透、利用上的还不足10%。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进行深入的鉴定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资源用到育种上,培育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小麦品种。”时晓伟说。
时晓伟表示,育种工作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小麦育种科研工作者,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今后,我将继续和团队同事一起,胸怀‘国之大者’,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攻破‘卡脖子’技术为己任,继续在小麦育种上下功夫、深钻研,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时晓伟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