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军论坛】
◎陈东恒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的建设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领导全军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强力推动科技强军。科学技术的核心战斗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军队高质量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总的来看,一批前瞻引领技术实现创新突破,一批“大国重器”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快速成长,科技对战斗力贡献率极大提升,我军建设发展向质量效能型加速转型。科技强军的伟大实践,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带来了深刻启示。
坚持科技创新重要战略地位不动摇,以更大力度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军事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之争,科学技术是其中最有活力、最具革命性的变量。纵观世界,科技革命驱动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之变、带来的战争观念和作战理念之变、推动的武器装备和作战力量体系之变,以及军队组织形态之变等,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战争过程与结果,前所未有地推动世界军事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对战争和世界形势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
有鉴于此,我军将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战斗力,将科技创新作为牵动全局、影响胜负的重要抓手,把科技强军作为强军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学运筹。在前进之路上,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把战斗力增长建立在科技发展进步上,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全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抓紧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为强军兴军提供硬核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把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防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国之重器。依靠别人必然受制于人,一旦国际风云变幻、原有的战略平衡被打破,正在进行的技术合作就会中断。如果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一旦战事来临,还可能遭到对手的技术突袭。当技术源头和关键节点被别人控制,就会给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事实表明,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装备研发,如果寄希望于靠花钱买、靠别人助,把胜算建立在别人的“沙滩”上,都不可靠。这些年我们汲取经验教训,在短板弱项上聚力攻关,航空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技术有了质的飞跃,面对强敌有了更大回旋余地。前进路上,我军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履行好“四个战略支撑”使命任务,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突出战略重点,保持战略定力,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强的力度,组织优势力量打好攻坚战,尽快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理技融合的发展路径,注重用军事理论创新引领国防科技创新。
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引,科技创新也需要科学的军事理论作引领。马汉的海权论促进了航海技术和战列舰、航母等大型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杜黑的空权论推动了航空技术和空战武器的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加速了核技术和核武器的产生;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进一步推动了装甲技术及其兵器的飞速发展;我军历史上的游击战、运动战、坑道战等战略战术,也在不同程度推动了相应技术及其物化形态兵器的进步。
今天,党的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等,对国防科技特别是前瞻引领技术和新质作战力量的发展同样起到了有力的引领作用。事实表明,军事理论与国防科技是军事创新必不可少的两个支点,只有把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这两者对战斗力建设和制胜强敌的驱动、推进作用。在前进路上,必须坚持理技融合,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用不断创新的军事理论牵引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以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支撑推动军事理论创新。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国防科技创新的关键。历史上,我们每一次重大的科技突破,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创新奉献。
如今,我国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高素质科研团队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正是长期的人才建设积累,为我国国防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智力支持,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力量。在前进路上,必须持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军战略。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大精力、集中更多资源,建设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更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化军事价值、知识价值、创新贡献导向,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体制机制,把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