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的村民在牧业小区里喂羊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
◎通讯员 汤文庭 本报记者 杨 仑
由长春出发一路向西,车窗外的风景由辽阔的黑土平原逐渐变成草原、山丘;从东方欲晓的清晨开到烈日当空的中午,才走进了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铁西村的地界。
二十大召开前夕,即将迎来丰收的边昭镇喜气洋洋。
摆“擂台”让农民眼见为实
“二叔再拿几块牌子过来,千万别弄错了。”说话的是个青年汉子,高挽着袖口,青灰色的铁锨映着阳光一闪一闪,将一块写有“农玉719”字样的牌子砸在一垄玉米前面泛白色的土中。
从铁西村村口望去,这样的牌子足有几十个,队伍“站”得整整齐齐,像体育赛场上的引导员——每一位“引导员”代表着一个玉米品种。
“这是个‘擂台’呢!”青年汉子放下铁锹,拍了拍身上的土,一边招呼着过路的村民,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他叫王野,是吉林大学的一名教师,也是铁西村驻村第一书记。
摆出这座“擂台”的,是吉林大学植物学院教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崔金虎。屈指算来,这是崔金虎扎根这片盐碱地的第五个年头。
盐碱地,像疥癣一样侵蚀着土地,困扰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土地贫瘠,天公也不作美。当地有句顺口溜说——在吉林白城风最大,“一年刮两场,一场刮半年”;在白城通榆风最大,“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长期干旱的气候条件和东碱西沙的土壤条件,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和绝收的情况司空见惯……于是,不敢投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成了当地农民过去主要的耕作模式。
让农民眼见为实,是崔金虎摆下“擂台”的初衷。他带来了水肥一体化、玉米密植抗倒高产栽培等多项技术,让科技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帮助农民脱贫奔小康。
“嗯呐,这是好庄稼!”68岁的村民谷建加路过村口,顺手帮着干了些活,不时看着庄稼感慨道。“今年年景好,我家也丰收,但人家这一垧地至少多收六七千斤,赶来年咱们也进合作社!”
在“不毛之地”捧起中国饭碗
同样丰收的,还有大豆。初秋的通榆,大豆田里一半金黄一半翠绿。阵阵微风拂过,成熟的豆荚碰撞出哗啦哗啦的美妙响声,“飘入”人们耳中。在村民听来,只怕仙乐齐鸣也不过如此。
吉大豆19丰收了。这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王庆钰教授团队多年培育研发的大豆新品种,去年三个测试点平均公顷产量7200斤,今年更是达到7500斤,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玉米、大豆只是吉林大学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全力支持科技专家、科研团队走进定点帮扶县,积极推动优秀项目成果转化的缩影,吉林大学定点帮扶工作也先后受到中央部委的点名表扬。
从过去八百里瀚海的贫瘠土地到如今畜牧业、农业的兴旺发达,扎根通榆、把论文写在这片土地上的科研人员还有许多。“张福锁院士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省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说起科研人员对通榆进行帮扶的成就来,毕见波滔滔不绝。他是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土生土长的通榆人。他亲眼见证了科技给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带来的变化。
如今的通榆,在“不毛之地”上捧起了中国饭碗;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县内白色风机林立,风电产业园内塔吊不停装卸,建设项目正加速落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几年间,通榆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区域强县,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乡村富美、从农牧业大县到工业强县、从县域发展“跟跑”到“领跑”的三个跨越。在白山松水间持续激发蓬勃力量,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