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
于吉红:潜心分子筛研究30年
于吉红在实验室内做实验(2022年8月16日摄)。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杨 仑

【二十大代表风采】

    “科技报国,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是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身为参会党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正奋战在科研教学第一线。

    1985年,于吉红进入吉林大学,已在吉大度过了37个年头。从1989年师从徐如人院士攻读研究生开始,她就对分子筛产生了浓厚兴趣。

    分子筛,顾名思义,是可以筛选分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节能的催化过程、环境友好的吸附、废物及能量的存储等与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作为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催化、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材料,分子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我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并助力碳中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于吉红常说,科研从无坦途,“以兴趣始,以毅力终”,要用自己的热情与坚守坐热科研“冷板凳”。

    现今,我国已成为分子筛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需求国,但20世纪90年代,分子筛的研究一度处于低谷。新型、热点材料的出现,使得很多人放弃了对这一传统材料的研究。但于吉红一直坚守,她心无旁骛,潜心分子筛领域的钻研30余年。正是这份对科研的坚守和热爱,让于吉红和她的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创建了首个分子筛合成数据库;在国际上较早地提出基于理论模拟、计算机数据挖掘和高通量实验相结合指导材料定向设计合成的新路线;成功合成出数种新结构类型分子筛,实现了我国在分子筛拓扑新结构创制方面零的突破。

    2016年,她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羟基自由基加速分子筛成核的晶化机制,为分子筛材料的高效及绿色合成开辟了新路径。2021年,于吉红带领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基于分子筛薄膜的全新固态电解质材料,有力推动了我国在固态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进步。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

    于吉红的学术影响力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于吉红又先后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受聘为全球化学领域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执行主编,是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顾问编委。

    尽管科研任务很繁重,但于吉红依然坚守教学一线,建立前瞻性的本科生课程体系,将国际前沿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以科研反哺教学。她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依托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迄今,她已培养博士70余人,其中40余人晋升为教授或副教授。2018年,于吉红所带领的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于吉红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于吉红时刻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精神。 2017年吉林大学成立了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于吉红被任命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国际顶尖学术大师,组建中外联合科研团队,以战略发展为牵引开展前沿探索和重要应用研究。目前,实验室获批建设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个吉林省科研平台。

    继5年前当选十九大代表之后,今年,于吉红又光荣当选二十大代表。她说:“我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不忘科技报国使命,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