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9月29日电 (实习记者苏菁菁)29日,2022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科普事业多项数据大幅提升。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是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重要智库成果,侧重研究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基础性、实践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问题,自2017年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了6部。
本年度的《国家科普能力报告》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普能力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梳理和回顾,详尽分析了科普能力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有效模式和短板局限,并立足新时代新形势,对“十四五”时期科普事业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5年来,我国科普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科普经费稳中有增,配置更趋合理;科普基础设施体系日益现代化,覆盖更广泛;科普信息化转型成效初显,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科普与教育走向融合互动,科普活动蓬勃开展。”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念介绍说。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稳步提升,2020年达2.84,比2015年增长约40%。同期,科普人员指数由1.9增长至2.53,增长率约25%。5年来,我国科普经费总额绝对规模扩大,科技类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获长足提升,科普作品形态不断丰富,线上科普成效日益提升。
报告建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全面推进科普能力建设标准化工程,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会上同时发布了《科学教育研究手册(扩增版)》与《融媒体科技传播实践研究》,为推动高端科普智库在科学决策、科普高质量发展中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