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强科技”行动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颉满斌

【喜迎二十大】

    进入秋季,位于甘肃农业大学的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格外忙碌,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司怀军及其团队正在做马铃薯的种质创新和功能基因挖掘。多年来,团队成员创制出一批马铃薯优异多抗种质资源,为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在陇原大地,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奋战在一线,科技成果多点开花,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达到53.71%,增幅居全国第8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提升2.46个百分点、达到58.96%,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1.32个百分点、达到56.42%……”

    甘肃具有良好的科技基础,科教资源相对丰富,加快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今年以来,甘肃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科技”决策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甘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稳中有进、创新主体培育实现量质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差异化特色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构建鲜明区域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

    2022年7月,甘肃省出台《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建立三方会商工作机制,逐年加大兰白两区财政科技支出。全国最大动物P3实验室、离子加速器及质量检验检测工程实验室、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钍基熔岩泵试验平台等建成运营。

    记者了解到,兰白两区获批建设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综合排名也在不断提升,产业优势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日益明显。

    兰白两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引擎,既是“四强”行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重点,也是甘肃省与上海张江等东西部合作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甘肃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密切联系,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决策协调机制。双方把深化与上海张江战略协作作为推动兰白“两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外力”,围绕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促成多家上海高科技企业与“两区”内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这是甘肃省在招商、引资、引智过程中,“走出去、请进来”的生动实践。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2021年3月,金川集团联合15家企业、15所高校、8家科研院所,组建了“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着力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信息融通”的企业创新共同体。

    金川集团科技开发部总经理衣淑立告诉记者,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制约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镍钴高温合金新材料以及新型储能材料等13个方向的技术合作。

    2021年,联合体第一批12项合作科研课题正在全面实施,投资共计约2.2亿元。

    “其中,‘镍钴高温合金及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项目,重点突破高品质镍钴基高温合金及高能量密度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镍钴新材料供应自主保障能力,也为即将召开的二十大献礼。”衣淑立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能?甘肃结合省情,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并在核技术、冶金及新材料等领域组建由企业牵头的7家创新联合体,投入科技经费1亿元,联合省内外近140家企业、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也是甘肃省抓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的主要抓手。

    2022年4月,甘肃省多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2022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2000家,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6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0家。目前,评价认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踏上新征程的甘肃,正处在积厚成势、追赶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科技工作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张世荣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实施‘强科技’行动,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