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
传承铁人精神 推进技术创新
大庆油田持续“为国加油”

    ◎本报记者 李丽云  通 讯 员 王继红

    63年前的9月26日是大庆油田被发现的日子。63年来,我国陆上最大油田累计生产原油逾24.63亿吨,占国内陆上同期原油总产量约40%,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中殷切嘱托。

    3年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行,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依靠油田科研人员的持续科技创新,在加快“科技油田”“数字油田”转型建设中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产品升级,瞄准更高采收率目标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提高采收率是永恒的追求。

    9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攻克了2.0版表面活性剂核心技术,相比现有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3%以上。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一个大油田。

    复合驱油技术是大庆油田战略性接替技术,依托自主创新的“老牌儿”表面活性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国家。但随着开发对象变差,复合驱效果在逐渐降低,需要研发更加高效的表面活性剂。

    “从国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还受制于人。依托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利用国产原料自研的2.0版表面活性剂已经在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开展现场试验,效果初显。”大庆油田技术发展部主任王刚说。

    “63岁”的大庆油田,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条“生命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下功夫,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思路,制定油田核心技术路线图,助力“百年油田梦想”照进现实。

    技术升级,打造配套发展工程“利器”

    石油大会战初期,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第一任所长刘文章带领科技人员仅凭一台手压泵、两把管钳,经过1018次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了中国首个“糖葫芦”封隔器,攻克油田分层开采核心技术难题。

    现任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院长蔡萌说:“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能打造出更多‘糖葫芦封隔器’式的工程利器,支撑油田高质量发展。”

    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提出的电动潜油柱塞泵无杆举升设计理念,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并首次获得中国石油专利金奖;研发的“第四代智能分注技术”助力我国分注技术持续领跑全球;研发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初黏凝胶堵调体系,解决了聚驱后油藏深部大孔道窜流问题,为“十四五”期间大规模现场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年来,大庆油田立足生产一线,勇于创新攻坚,通过打造高端装备、尖端工具、核心助剂等新利器实现提速、提质、提效,牢牢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在国内外市场开疆拓土。

    “智慧”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庆油田积极推动“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三步走发展战略,让油田生产管理从“地下”走向“云端”,用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26日,刚成立4个多月的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数字化油田实训基地,已培训员工150余人,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打造了专业人才培养新高地。

    作为老区油田数字化建设示范厂,大庆油田采油五厂把数据“触角”延伸至生产经营“神经末梢”,编制出数字化建设指导手册,为老油田数字化建设“打样儿”。

    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开发监测一体化平台,是国内首套集监测设计、成果发布、应用、效果跟踪为一体的开发监测一体化平台,也是国内动态监测数据开发领域首个测试资料综合应用云平台。

    大庆油田把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生产注入实用好用的“数字基因”,为油田发展赋能增效。3年来,大庆油田累计完成4.23万口油水井数字化改造,大型站场数字化建设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中国石油首批数智化转型试点示范单位。

    “今天的大庆油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在向建设百年油田的目标而努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朱国文说。

    (科技日报哈尔滨9月2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