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星期五
打造一流期刊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院士专家热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

◎实习记者 孙 瑜

    “中国在生物制造、关乎百姓健康的医工领域处于弱势,还没有掌握核心科技,科技自立需要期刊做论坛。我们要补空白,瞄准前沿和国家需求。推进交叉融合, 促进学科与期刊走到国际前列。”在8月25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说起自己主编《生物设计与制造》(BDM)的初衷。

    这个2018年创刊的杂志,2019年被SCI-E收录,2020年被EI收录,目前影响因子达5.887。勤奋的编辑团队是这份“成绩单”的创造者,杨华勇说:“每一篇投来的稿件,我们都争取在24小时之内做首次回复。”

    近年来,不少中国科技期刊成功“破圈”“突围”,跻身国际一流期刊阵列。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细胞研究》是代表案例之一。2020年,这份刊物影响因子超过20,目前已进入全球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百强。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10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重要期刊检索库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从152种增至257种,被收录期刊的刊均影响因子从1.13升至4.42,增长2.9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9%,进入国际学科排名前25%的期刊数量由7种增至96种。

    中国科技期刊越来越“开放共享”。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提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医学科技期刊通过国内外各种重要数据库,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向全球公开共享了所有新冠肺炎相关研究论文。他评价,中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及时向全球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分享中国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力量,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困境与挑战。“2020年中国作者共发表SCI论文近55万篇,其中只有25766篇是发布在中国SCI期刊上,占4.69%。”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表示,这个数据意味着,与中国作者发文规模相比,中国SCI期刊的发文量远不能满足现实发文需求。

    “论文发表在什么级别水平的科技期刊上,特别是对外行而言,成为判别论文乃至科研工作者水平的重要参考。”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指出,中国科技期刊“缺高质量稿源”,较难吸引来自中国科学家的国际一流水平稿件。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也有相同感受。他指出,全球被引次数最高的前5篇新冠研究论文均来自中国,但都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等顶级综合医学期刊收入囊中,优质稿源外流明显。他建议科技期刊“提升出版服务能力”,规范制度标准,推动集群发展,实现技术赋能,通过“买船出海”方式提升规模服务能力,推动高水平学术期刊“量质齐升”。

    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在论坛开幕式上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提出5点建议:以多出高水平原创成果为重点,着力加强内容质量建设;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出版服务能力;以打造品牌集群化单位为重点,着力完善科技期刊布局结构;以增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开放办刊水平;以加强作风学风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表示:“组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主编、一流的专家、一流的作者和一流的编辑。”他建议,科技期刊要有计划、系统性地建设高水平作者队伍,通过引进和培育,吸引更多的科研和出版专业人才,投身于科技期刊事业中。

    院士专家们一致期盼中国科技期刊继续发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贡献。

    论坛还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该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自2016年起,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被引频次年均增长率高达21.77%。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