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受访者供图 |
196项
截至目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6项,其中81项为全国或全省首创、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项在国家部委完成备案、88项在省内复制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策源力”。
◎本报记者 张 晔 实习生 郜影卓
在心血管、肿瘤、神经等领域,人类还有许多疾病尚未攻克。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萃药康)看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小鼠模型已经多达6000余个。以无特定病原体级小鼠动物疾病模型为基础,国内一大批生命基础科学、临床医学、新药研发等领域技术创新,正在不断加强。
集萃药康只是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众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3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在制度集成创新、培育新经济和新支柱产业等方面积极作为,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南京片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以下简称苏州片区)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以下简称连云港片区)3个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6项,其中81项为全国或全省首创、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项在国家部委完成备案、88项在省内复制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策源力”,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江苏经验”。
创新优势叠加引领生物医药蓬勃发展
南京片区生物医药产值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苏州片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2000家,连云港片区累计获批国家1类新药17个……
生物医药是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要素高度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叠加优势,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独树一帜。
在位于南京片区的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科技日报记者见到了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该公司副总经理李郭成介绍,公司组建新药检测、质谱分析等六大技术中心,面向全国服务客户1000余家。
生物医药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因此产业发展的研发服务环境支撑至关重要。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局长许国平表示,南京片区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制度革新。截至目前,南京片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已累计形成14项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
“我们之前从国外进口的实验鼠每次都需要隔离30天,有时会耽误企业开展实验。”集萃药康合规部负责人陈继华说,南京片区协同海关、高校、医疗机构等,建立健全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风险评估、通关查验、后续监管和多组学技术检测一站式服务,使生物制品的进口审批由20—3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
而苏州片区,则针对医药企业的痛点和难点,率先开展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以下简称“研易达”)、研发或临床用对照样品登记管理(以下简称“研易购”)等政策试点。
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爱华告诉记者,在“研易达”的支持下,面对疫情的冲击,苏州片区高效、快速地解决了两批医疗器械的进口事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项目的临床前研究。
截至目前,“研易达”已惠及苏州片区20家企业、58个研发项目。
做优营商环境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苏州片区已形成一大批在全国、全省首创或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项在全国示范推广,31项在全省示范推广,出台改革创新配套政策80余项。”近日,苏州片区综合协调局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苏州片区立足自身定位,对标国际最高水平,持续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首创了政务服务“融驿站”模式,发布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建设全国首个“审管执信”信息化交互平台,推出免证园区、国际经贸规则计算器等创新举措。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苏州颐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缺乏高风险特殊物品出口项目经验,项目又较为紧急,公司向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中心求助,中心第一时间帮助我们梳理了出口流程、快速制定了出口方案,并预审了风评的各项资料,让我们快速通过了首次风险评估,大大缩减了项目时间,加速了研发进程。”该负责人表示,苏州片区对公司的诉求给予快速响应、政策解读、项目申报和资源对接等一系列专业支持,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3年来,苏州片区紧紧围绕“一区四高地”的功能定位,持续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率先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实现高端化产业新跨越。
目前,苏州片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30家,上市企业达59家,进出口总额近2300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超64%。
同时,许国平表示,南京片区在全国首创“四评合一”联合批复模式,创新非现场智慧管理模式,并成立了试验区仲裁院和江苏省首个自贸区试验法庭。
目前,南京片区累计形成150多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受企业欢迎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31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江苏省复制推广,33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南京市复制推广。
东西双向开放新业态悄然崛起
“作为连云港片区首家入驻企业,公司与连云港片区同步成长。”谈起该片区对江苏蓝宝星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宝星球)发展的扶持,该公司副总经理水玉超如是说。
水玉超介绍,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了一个覆盖运输全过程的平台。截至8月3日,蓝宝星球累计注册发盘人2003家、承运人8936家。有了平台的技术支持,港口运力降本增效,不再“空返”,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分钟缩短至30秒以内。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连云港自贸片区管委会执行委员张磊介绍,连云港片区自上而下推动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累计形成了121项创新案例。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也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具有东西双向开放、陆海内外联动的交通区位优势。
连云港海港口岸和国际班列在此交汇,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跨境电商和物流产业提供了发展新动能。
以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新模式为例,经由中欧班列转出口的货物,可在海关指定监管场所与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进行混拼,完成拼箱操作后办理报关放行和装车发运手续,解决原有监管模式下两种货物不可同箱混拼发运的问题,平均每票为企业节省73%的物流成本。同时解决了以往监管模式下铁路班列需凑整发运导致的交货期较长的问题,每票为企业节约发运等待时间15天以上。
同时,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实现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无人化作业、船站车直通,成为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
围绕“口岸+班列”特色优势,3年来,连云港片区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蓝宝星球”公路运力交易、“箱咖集市”二手集装箱交易、“518全球购”等平台经济发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