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看招】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通过市场机制改革,调动起科研人员积极性,创新载体建设、科研成果产出才可能水到渠成。”8月中旬,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钟海见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浙江是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大省,2013年底至2022年6月底,拥有特种设备从9.19万台(套)增至172.5万台(套),目前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彼时,浙江临港工业、石油化工等兴起,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发展,潜在风险也随之提高。然而,相应的检验技术、监管手段却增长缓慢,滞后于实际安全生产需要。
自我转型,刀刃向内。有感于缺乏激励机制、员工编制有限、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束缚,2014年,浙江省特科院在不增加编制和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推进自我转型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老牌技术机构升级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钟海见列出了一份对比清单:改革近9年,与改革前55年积累相比,全院净资产增长5.9倍,超7.14亿元;高层次人才增长2.9倍;承担科研项目增长4.5倍;获得专利增长14.4倍;获各类技术奖38项……
“科研分”打破编内外身份界限
球罐等大型承压设备近似密闭黑暗空间,内部表面容易积累锈灰、污垢,设备检测以往需要人工搭脚手架登高作业,劳动强度大且低效。
如今,一台“无视”地心引力的爬壁机器人即可代劳。
浙江省特科院科研所所长唐萍介绍,2013年12月以来,院里保持高密度研发投入,创新实施“机器人+”工程,针对球罐爬壁、管道检测等场景已研制多款机器人,系列成果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早在2013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拉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朝着社会需要、市场需求方向改革发展”。
作为成立于1958年的老牌院所,编制名额限定,浙江省特科院科研人员何以摈弃“养老心态”,转而敢想敢干、争创成果?
经过民主审慎商议,经职代会通过后推行的科研管理机制,成为个中关键。
2014年以来,浙江省特科院实施岗位、职称、绩效“三位一体”改革,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科研分”考评制度以及收入能高能低的薪酬分配机制,全员按岗位设置竞聘,彻底打破编内编外身份界限。
“院里根据项目验收、论文刊发、专利获取、制定标准等内容,对科研人员赋分排名,实施按比例末端淘汰的‘评聘分离’机制,从而激发科研人员活力,保障多劳多得。”唐萍解释说。
记者了解到,2020年初的一轮聘任,浙江省特科院共有7位高级工程师降聘为中级职称。
“全院现有员工535人,硕士和高工及以上人才占院合同员工的60%以上。”钟海见介绍,制度执行一视同仁,实施改革卓有成效。浙江省特科院至今已组建起13个创新团队和7大创新载体,服务了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
“实验室+基地”扩大服务版图
2021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提升燃磷尾气锅炉炉管抗腐蚀性的技术难题,向浙江省特科院的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浙江)登门求解。
“在高腐蚀介质环境下,常规炉管使用寿命仅几个月,通过涂敷技术进行表面强化,能大幅提升材料耐用性。” 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浙江)常务副主任钟丰平介绍,中心联合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以镍基合金inconel625作为喷涂材料,提出超音速火焰喷涂与低温微熔焊两种解决方案。
依托质检中心检测实验室,项目组对样品进行环境模拟及对比验证,现已通过验收,即将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投用两年多来,由浙江省特科院与杭州市钱塘区政府联合建设的这一国家质检中心,设备投入已达上亿元,取得国家级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可项目271项、标准340个,与多家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
“产业和科研协同创新,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领域共建共享机制。”钟海见说,浙江省特科院着力探索打造以公共实验室为平台的新模式,已建成三大“国家中心”、10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一总部七基地”的服务版图。
在钟丰平看来,实验室装备提供硬件支撑,配以灵活的科研管理机制,让科研人员科研与业务双线并行、做出成绩。“质检中心全年业务收益从启用第一年的50万元,增至2021年的500万元左右,也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之大。”
改革9年,检验设备超88万台套,排除各类重大安全隐患8000多例……随着服务版图不断扩大,浙江省特科院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也持续提升。
钟海见认为,用科学量化的制度来推进内部市场机制改革驱动创新,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履职与促进自身发展相辅相成的实现路径将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