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多方发力 治理互联网不实信息
◎本报记者 刘 艳

    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各种不实信息也随之而来,一些为了炒作热度、赚取流量、敲诈钱财而编造出来的虚假不实信息,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名誉、口碑及安全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8月16日,抖音在“治理不实信息开放日”上公布,今年已联合近百家媒体等机构处理319万条不实信息,打标存疑内容90万条。

    “不实信息易存在‘画质低劣’‘细节不明’‘煽动他人情绪’等特征。”抖音安全产品经理陈丹丹介绍,平台不实信息主要包括虚假专业知识和社会新闻两大类,形成原因复杂,包括编造谎言、仿冒他人蹭热点、以讹传讹、主观“臆测”及摆拍演绎被误以为真等情况。

    不实信息严重损害公众的知情权,破坏健康和谐的生态氛围,也影响着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因此,严厉、持续打击和治理不实信息,各相关平台从不手软。

    据了解,今年以来,抖音上线了9项产品功能,对不实信息的研判和处置效率提升232%,对不实信息首发账号的溯源准确率接近80%。

    “从预防到治理到拦截,平台以一己之力难以从根本上治理不实信息。”抖音生态产品经理李翔宇坦言,治理不实信息,平台存在杜绝难、核实难、辟谣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让用户收到辟谣信息、信任信息并及时拦截传播阻止再次发酵,均具有一定难度。

    中国科协下属“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运营负责人徐来表示,单一个体或平台难以治理不实信息,“应各个专业机构协同发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网络不实信息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治理机制不足,互联网平台发挥技术、人力优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的同时,应该构建一个由政府、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媒体、专业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治理的机制。

    李翔宇介绍,抖音正逐步开放溯源、核查、打标、推送等能力,与各方共建谣言库、联合研判不实信息线索、核实存疑内容,并合作传播权威真实信息。

    目前,抖音已通过“辟谣团”形式与全国近百家媒体展开合作,发布辟谣视频300余条,播放量超5000万。此外,抖音还与健康、财经、法律、科普等领域的专家或机构一起,展开“谣零零”辟谣活动、设置“辟谣专区”等板块。

    共建治理不实信息的平台意义重大,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金兼斌提示,平台与外部各方推动多源信息联动和人机协同、有的放矢治理谣言的同时,也应该保障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避免因过度限制和监管而导致社会上出现“寒蝉效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