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数“链”大湾区——区块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报告提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差异坚冰、支撑实体经济跨越和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步入2.0新时代。报告以丰富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展示了区块链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发布会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彭海斌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正在推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和政务服务的深刻变革。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底层技术和可信基础设施,对要素配置的优化、差异制度的融合、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效率的提升等,均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受疫情、俄乌战争等国际局势变化影响,国际交易体系、货币结算体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区块链具有私密性、真实信息互相信任、重复信息不用重复验证等特点,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新问题引发新思考,也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只有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才能实现持续性增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国宏发布《数“链”大湾区——区块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对区块链政策支持力度大,2021年区块链相关政策达106部;全年有3282件与区块链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国总数的31%;大湾区区块链创新创业活跃、应用场景丰富,“人才磁石”效应显现。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众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目前已有微众银行、腾讯、平安、华为等一批大湾区的优秀企业或机构前瞻性布局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众多前沿科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可信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国产开源创新生态探索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应用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区块链备案项目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一批区块链领先企业正在涌现,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差异导致的人、货、资金流通不畅问题,还能助力数据要素的跨境、跨域使用。他认为区块链等新技术应在大湾区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并提倡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开放开源,营造良好生态。
作为产业实践的代表,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面临着制度性差异、缺乏数字基础设施等挑战。对此他表示,“区块链,尤其是联盟链,是技术领域公认的传递信任的机器。基于区块链技术以及以个人为主导的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可以有效促进数据要素的流动,助力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