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欠发达县市如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安徽省级贫困县界首市创新发展案例调研
◎刘 峰 刘 涛
视觉中国供图

    安徽省界首市通过理念创新,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成功探索了一条在欠发达县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曾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的县市。安徽省级贫困县界首市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发展道路。

    界首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界首市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树立以“市委就是科创委”为核心的全域创新、全员创新、治理创新和文化引领创新的理念,积极发挥政府在欠发达县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作用,八年磨一剑,久久为功,开创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造了在省级贫困县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和顺利推进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界首现象”。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造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值化、绿色化发展的“界首模式”。三是创造了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界首经验”。

    界首市创新发展的五大经验

    界首市通过理念创新,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成功探索了一条在欠发达县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一是树立“市委就是科创委”的全域创新理念,加强组织领导。

    解决欠发达区县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面临的创新主体少、创新资源不足、创新动力弱、创新生态差四大难题,首要的是树立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为此,界首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创新的领导机制,在全市凝聚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全市各委办局、各街道和乡镇的工作重点统一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来,以工业为主阵地,以高新区为载体,有力推进了市内外的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创新政策的协同整合,解决了创新资源不足、创新空间有限、创新生态差的难题,为界首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是推行“四问”“五遍访”工作法,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界首市坚持培育企业主体地位,在科技创新中让企业唱主角,通过“四问”工作法,定期对企业进行“X光透视”,为企业创新发展树标杆、找方向,引导企业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的意识,帮助企业寻找创新资源。“四问”工作法,一问行业内最优秀的标杆企业是谁?二问产业内最优秀的产业集群在哪?三问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是谁?四问领域内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在哪?引导企业清晰了解同领域里最佳标杆企业、最优秀产业集群、最顶尖的专家、最强的科研团队,进一步明确企业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寻求创新资源。

    通过“五遍访”工作法,为企业创新畅渠道、聚要素。一遍访国家级科研机构,找成果、找人才。二遍访重点产业投资机构,拓展畅通融资渠道。三遍访行业知名企业家,学管理、学理念,塑造企业“精气神”。四遍访高端行业协会,对接行业资源,助力企业协同创新。五遍访全市创新型企业,建立企业参与创新政策制定的机制,高质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通过“四问”“五遍访”工作法,界首市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省创新型企业3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近三年新增省级新产品109个,新增安徽省工业精品6个;近5年来新增国家驰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19个,国家自主培育纺织品牌1个;建成国家高新(火炬)基地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申请创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通过专家现场论证,正在有序推进获得批准。

    三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工作。界首市围绕铅资源综合利用、铝资源综合利用、塑料资源综合利用三大支柱产业建设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工作站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个,对口引进其他地区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支撑三大产业高值化、绿色化发展,形成“回收+处置+产品化”的资源循环利用完整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发展了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稳步优化。从2016年到2020年,界首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从145.3亿元增长到346.5亿元,连跨两个百亿大关,GDP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2020年底人均GDP达53753元,在全省位次前移27位,位居皖北县域第一。工业发展迅速,界首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4位,进入安徽省制造业综合10强县(市)、发展增速10快县(市)行列。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涉重金属类危废产品集中处置利用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全国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国家绿色园区。

    四是布局159产业集群带动镇乡发展,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瞄准县域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动员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脱贫攻坚,提升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界首市以国家高新区为平台,充分发挥其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了1个以界首市核心区与各街道乡镇联动的159产业集群,以这些集群为引领,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些平台包括一个以界首市城市功能区为主的科创城,田营、西城、东城、光武、北城五大科技园,新马、大黄、任寨、泉阳、代桥、顾集、砖集、王集镇、陶庙9个双创园。界首市以这些产业集群为载体,强化经营主体、村集体和贫困户多方利益联结,加强对45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科技指导,精准对接、特色发展。在2018年实现4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7万户6.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是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是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界首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治理机制为着力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

    首先,建立了“只要真正创新创业,不管你是否成功,我们都支持”“不管你创新创业成功了以后留不留在界首,我们照样支持”的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打消了创业团队的顾虑,吸引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一批高端人才团队到界首与本地企业合作创业。其中,清华大学泡沫铝团队在界首创办的安徽一鸣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的“高性能稀土合金泡沫铝生产工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的高性能泡沫铝材料,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馆建筑装饰用材。该公司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强基计划”轻量化材料精密成型示范企业,极大推动了界首市铝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高端化发展。东华大学团队与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开发的“功能性仿鹅绒高保暖絮片”成为北京冬奥会上供运动员、教练员和保障人员使用的保暖服制作材料,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也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其次,建立“科创委”领导下的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让支持创新创业的干部没有后顾之忧,保证政策落实。创新政策制定,让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参与到涉企涉创政策的制定中来,更好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再次,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由261件压减到17件。把带方案出让土地的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由264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也由国务院要求的120个工作日压减到了40个工作日以内。这一措施有力促进了产业项目落地,加快了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建立由科技发展引导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科技担保公司的投融资和担保构成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创业支持资金体系,保证足额安排。最后,优化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做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不受预算约束,上不封顶,不与产值税收贡献挂钩,用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开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

    (刘峰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涛系安徽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