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注意,按预案出动!”一道紧急命令打破了营区的宁静。清脆的哨音、急促的脚步、轰鸣的马达,顷刻间汇聚成滚滚铁流。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使命任务,同志们有没有信心……”现场指挥员的动员铿锵有力。
“有!有!有!”战斗的呼号响彻天地,气势如虹。
7月4日,京郊沙场。一声令下,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的一场战备演练迅即展开。
“这些年,每逢闻令出征,我们都庄严宣誓,把冲锋的号令化作勇往直前的无穷动力。”演练间隙,二级上士聂文文回忆起9年前,习近平主席视察支队时,同当时还是新兵的聂文文以及其他9名新兵代表一一握手,这一幕令他终生难忘。
统帅的殷切关怀和嘱托,激励着一茬茬官兵接续奋斗。这些年,该支队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全军表彰,圆满完成重要活动执勤、重大演习演训、应急抢险救援等多项任务,忠诚底色熠熠生辉!
信仰的火炬越燃越旺
厚爱暖流总在心中澎湃。9年来,聂文文真学真信真用习近平强军思想,记下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成为总队“红肩章”理论宣讲员,先后为数万名官兵宣讲党的创新理论30多场次。
一名士兵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一支部队的忠诚信仰。
这些年,他们时时这样审视自己——党委“一班人”落实看齐追随的政治要求还有没有差距?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有哪些不足?全体官兵绝对忠诚的精神品质还需要如何加强?
该支队常态化开展“习语金句天天学、忠诚故事人人讲”,“双百”微课每周推送,“士兵讲堂”每月举办,学习体会每季度交流分享。全体官兵在全员学、集体悟、大家评中,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
“要把习主席的嘱托化作忠诚于党的永恒信念,部队建设的前进动力。”该支队政治委员贾艳国说。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2021年,该支队参加武警部队军事训练等级评定考核,支队党委“一班人”站在第一排,跑出第一棒,打响第一枪。300多天里,他们带领全体官兵一遍遍淬火,50余场大小考核一次不落。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全体官兵奋力冲锋。中队长徐振忍着左腿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剧痛,坚持不下火线;班长付万震打着2针“封闭”上考场,绝不掉队;特战队员尹春生在左脚趾骨裂的情况下,毅然参加搏击,5战5胜……最终,该支队以片区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达标。
提升战斗力没有完成时
支队作战室内,一面电子大屏幕上各种信息不断跳动,任务区域态势变化实时显示。该支队参谋长陈雷指着墙上那幅崭新的兵力部署图说:“短短一年,这幅图已随任务变化更新了数次。”
战场时刻在变,认识和手段也需时刻识变、应变!
面对新使命、新要求,该支队积极探索“科技+”“网络+”训练方法,广泛开展“我为打赢出点子”等群众性创新活动。
一次演习,特战大队扮演“红军”,参加交通工具反劫持战斗行动,“蓝军”一发“火箭炮”打乱了他们阵脚……虽然任务完成,但战损率达到了1∶20,行动被判定为失败。
“战斗态势千变万化,一定要穷尽万种可能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复盘检讨时,特战大队大队长冯勃反思。
针对复杂多变的实战环境,特战队员张家润和攻关小组成员集智攻关,创新开展特战队员一专多能训练和小队战术训练,探索抵近侦察、伪装侦察和技术侦察等手段细节,一遍遍“苛求”自己。
不久后的一次建筑物反劫持战斗行动训练中,面对“蓝军”密集投掷的“手雷”,侦察小组利用无人机捕获目标影像,突击队员诱导逼近、佯装进攻、隐蔽突袭,任务圆满完成!
近年来,该支队成立了32个“训练攻关小组”,重点突出“小课题研究、小难点攻关、小技巧推广”,培养出一大批“兵专家”,蹚出了训练新路子。
对此,获得第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誉的支队长陈攀峰语气坚定:“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提升部队战斗力永远没有完成时。”
近年来,该支队先后3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330余人次因军事训练成绩突出荣立军功,并在2020年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