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中国航海学会预测——
2025年我国智能航运技术将达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日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矫阳)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已经启动。中国航海学会11日发布预测认为,如果对制约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025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总体上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组委会副主席、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介绍,2020年,中国航海学会组织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承担合作中国科协当年下达的《中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路线图》项目,经过16个月的努力,项目完成了研究任务。

    张宝晨说,经广泛征集专家意见及反复研究论证,项目确定了现阶段我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的22个关键问题方向,包括船舶航行安全辅助决策技术,有船员在船与无船员在船的船舶遥控驾驶技术,开阔水域、复杂水域、恶劣海况下的船舶自主避碰技术,港口集装箱、液体散货、干散货物装卸作业系统智能管控技术,船舶智能航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于平台的航运交易智能服务技术,船舶机电设备运行监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智能航行船舶高可靠机电控制技术,智能船舶核心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国产化,智能航运发展的技术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等方向等。

    项目汇总了来自国内相关领域121位权威专家的意见。其中预计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占比为7.4%,“十五五”期间可以实现的占比为74%,其余的可在“十六五”期间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中,现阶段国际领先的主要是欧盟,其次是日韩,我国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基础不牢,压力和挑战较大,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法规、标准以及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加快发展进度,努力在多方面突破核心技术,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补齐短板。

    基于上述预测,中国航海学会发布对于我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的预测认为,如果我国能够针对制约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设定以下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船舶智能航行法规取得重大突破,辅助驾驶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遥控驾驶和自主驾驶技术实现多样本应用;到2035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充分智能化的航运新业态基本形成,沿海遥控驾驶、自主驾驶船舶占比超过30%;到2050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高质量的智能航运体系,智能化网络化航运服务供给覆盖全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