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典型】
前不久,在火箭军某部接待室,上演了暖人一幕——驻地市民张女士和家人送来一面锦旗,感谢该部助理研究员陈文学一个多月前的救人壮举。直到这时,他勇救落水群众的英雄事迹才被传开。
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天下午,陈文学与家人在住处附近的河边散步。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呼救声,他赶紧飞奔赶到事发地点。原来,一位儿童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年迈的奶奶伸手去搭救时,也因堤坝斜滑跌落水中。眼见祖孙俩危在旦夕,陈文学来不及脱掉衣服,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一手抱起孩子、一手托起老人,用尽全力慢慢向岸边靠近。在岸边群众的一起努力下,他将老人和孩子安全救起。
“我是军人,也是党员,这是应该做的。”事后,早已筋疲力尽的陈文学,婉拒了被救祖孙家人的酬谢,悄悄离开了现场。
围观群众不知道的是,这个救人的年轻人,不仅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还是一名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托举大国长剑腾飞的科研尖兵。
在激烈比拼的全国、全军竞赛场上,他打头阵争第一,多次摘得桂冠;在没有硝烟的创新战场上,他勇挑重担,参与攻克了多个科研难题……从军16年来,陈文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革命军人本色,也让迷彩的青春绽放出绚丽异彩。
出生在安徽农村的陈文学,爷爷和父亲都曾是军人。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从小学习勤奋、品学兼优,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别看他现在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如鱼得水,可是博士毕业刚分配到单位时,由于不了解部队需求,面对导弹装备科研工作,他也曾找不到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
“创新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跑。”陈文学说,“科研如登山,每一步都充满困难、挫折和风险,只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知识能力储备,才能登上高峰。”
在单位的全力支持下,他下部队、上院所、入厂家……每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创新的思路,也终于慢慢打开。
“课题非战不立项”“装备非优不撤兵”,他牢记所在团队划出的这些“高压线”,始终瞄准科研创新的“准星”。靠着这股劲,他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单位的科研骨干,被破格任命为科研项目预研主管。
有一年,上级组织某重大科研试验。这次试验牵涉的单位人员多,涉及领域广,可谓是千头万绪。领导把现场协调的重任交给了陈文学。这对他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工作越难越要向前,任务越重越要勇担。”第一次承担这样的任务,他不断给自己打气鼓劲。在创新团队领军人杨必武的带领下,他加班加点拟制完善一个个方案,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反复进行推演。最后,试验顺利完成,取得了圆满成功。
“看到导弹一飞冲天,就是我们的幸福时刻。”采访中,每次谈到自己参与攻关的科研成果被推广运用,提升了部队战斗力,陈文学总是兴奋不已,“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我们的梦想就是让每一项科研成果在导弹阵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些年来,陈文学长期承担预研项目规划和需求牵引等工作,被所在单位评为优秀科技干部、“四有”优秀军官,荣立个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