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中国治沙:向大漠收复失地 让黄沙遍地生金

 ◎本报记者 张景阳  王迎霞  张 蕴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近年来,我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并横跨黄河延伸入宁夏,是全国8大沙漠之一。数十年来,这头凶猛的“公牛”疯狂肆虐,使得当地百姓饱受风沙侵害,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县域面积的68.3%都被其占据,曾经每年将7000多万吨黄沙输入黄河。

    而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磴口县看到,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工人们将稻草压入沙中制作草方格沙障,巨大的现代化牧草基地被移入沙区。俯瞰乌兰布和沙漠,形似巨型魔方的固沙网格和圆形牧草基地恢宏壮观,堪比纳斯卡线条,曾经的“公牛”不再狂野。

    这些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沙漠沙地治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人与沙斗”的被动局面,正在被“人指挥沙,人利用沙”的主动局面所取代。

    科学防治 绿进沙退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昔日每年向黄河倾泻近4亿吨泥沙。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一种称为“固沙魔术”的草方格结构被创造出来,借助这种结构,人们可以牢牢地固定住本来随风移动的沙丘,解决固沙难题。

    通过不断地艰苦奋斗、不断地攻克技术难题,毛乌素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土质已得到根本的改变,成为适宜耕种的沃土。

    科学治沙、技术治沙是现代中国治沙的特色和经验。柴达木盆地是全国8大沙漠之一,是全国沙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据全国第6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2014年底第5次监测状况相比,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6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8万公顷。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王清水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10年间,青海持续加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高压态势禁止天然林采伐、生态治理区放牧、采挖砂金和违法开垦土地,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科学利用,切实推进饲养方式转变。”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流动沙丘治理和沙地生态修复中摸索出了草方格固沙、“五带一体”综合治理、治沙与沙产业开发等技术模式;结合全面禁牧封育政策以及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和外援项目的实施,通过持续的治理,沙区绝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20%—30%,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荒漠化逆转。

    自2006年以来,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开展了针对北非、西亚等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国家的防沙治沙技术输出和援外培训,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技术人员先后来宁夏学习,了解宁夏的防沙治沙技术和模式。中国的治沙经验和技术开始向国际输出,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产业治沙 绿富同兴

    今年1月,青海省海西州的“柴达木枸杞”正式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如今的柴达木盆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王清水表示,这是青海坚持以绿色惠民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直观见证,10年间,青海出台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全省枸杞种植达到70万亩,认定有机枸杞12.7万亩、企业23家。

    近两年来,磴口县充分利用乌兰布和沙漠广袤、光能资源充沛的优势,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加入到治沙行列中来,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绿色新能源、肉苁蓉、甘草等沙产业,初步形成乌兰布和沙区有机特色经济林、养殖业、荒漠中药材、林下经济、光伏治沙、沙漠旅游等重点突出、门类多样、多业并举的产业治沙格局,既盘活了乌兰布和沙地资源,又有效加快了乌兰布和沙区治理步伐。

    在磴口县王爷地有机中蒙药材种植基地,顶着白花的苁蓉遍布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基地经理白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通体淡黄乳白、长着‘龙鳞片’。它寄生在梭梭根部,梭梭在沙地能起到非常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我们现在种的梭梭有两万亩左右,今年预计采收的肉苁蓉有一万亩,亩产在10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大约3000元钱。”

    目前,磴口县共吸引王爷地、三正苁蓉沙林产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肉苁蓉产业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在茫茫沙漠上人工种植梭梭林50万亩,接种肉苁蓉14万多亩,年产鲜品肉苁蓉500吨。磴口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基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