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显示,演练现场浓烟四起,一队队无人车利用烟幕掩护迅速开进,救出“伤员”后紧急后送;天空中旋翼飞转,装载洗消设备的无人机从四面八方赶来,及时压制“核污染”。后勤战线上,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无人设备大放异彩。
◎黄武星 陈延杰 本报记者 张 强
“我任务区遭‘核袭击’!”初夏时节,高原腹地,狼烟四起。随着一声令下,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后勤保障演练在火箭军某导弹旅训练场拉开战幕。
无人机携带医疗器材闻令出动,迅速向战场集结;各保障分队通过指挥系统明确部队所需保障物资的数量,立即向预定地域机动。
“时间比以往缩短了近1/3!”看着第一批抵达目的地的保障物资,该旅旅长董世民介绍,此次演练中他们首次采用多种信息化设备,大幅提升响应速度和保障精准度,探索出导弹旅“平时一体建、战时一体保”的后勤保障新模式。
谈话间,新特情不期而至,“后勤数据融合分析平台”上突然出现了一大片“信息真空”。该平台作为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能够实时反映战场后勤态势、整合发送指令,至关重要。
指挥所迅速作出判断:整套系统采取冗余设计,出现故障的概率极小,而前方“袭击”刚至,很可能是伴随“袭击”产生的强电磁脉冲导致前线电子设备损毁。
前方“伤亡”情况如何?现场环境怎样?这是指挥所里人人都关心的问题。“遭袭”的10分钟内,正是救治伤员的黄金时间。可“爆炸”刚刚发生,漫天的放射性尘埃圈起了一片“生命禁区”,谁又敢贸然深入?
这时,大屏幕上突然传来了现场画面。原来是无人设备组的可编程无人侦察机率先冲进“战场”,它们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红外成像设备、生命感知系统等迅速扫描,大屏幕上,原本因“敌袭”而消失的信息失而复显。
该旅政委司建平介绍:“此次演练中,我们投入了大量无人设备,完成了复杂条件下失踪人员搜救、核辐射监测、核污染压制等多重任务。”
大屏幕上显示,演练现场浓烟四起,一队队无人车利用烟幕掩护迅速开进,救出“伤员”后紧急后送;天空中旋翼飞转,装载洗消设备的无人机从四面八方赶来,及时压制“核污染”。后勤战线上,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无人设备大放异彩。
第一批“伤员”在无人车的帮助下成功返回后方,全身防护的医疗组迅速展开救治。然而,不少“伤员”情况严重,已经无法通过沟通获得血型等有效信息,救治的黄金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
此时,医护人员马上拿出扫描设备,对准战士身上的二维码一扫,“受伤”战士的身份信息立刻出现在屏幕上。根据不同“伤情”,他们还将初步诊断信息制作成电子“伤票”,通过电子标识有源终端进行存储传输。
类似的电子标识也运用在了物资装备上。深山中的2号阵地给养物资遭受严重“污染”,必须重新调拨。在过去,大宗物资调运光是出库入库、分类发放就要半天,而且人工登记、统计容易出现误差。
而如今,模块化的保障箱上都贴上了电子标签,入库登记、统计就像超市里扫条形码一样简单,物资的数量、类型、质量等情况“一扫便知”。通过装载在运输工具、保障点位的有源电子标识终端,这些信息还能及时传送到后方。几十箱物资装卸、分类、入库仅用了10多分钟就全部完成。
纵观整个战场,“核爆袭击”伴着深山阻隔。在这样恶劣的信息传输条件下,部队又是如何保持“兵撒千里不断线”的?
这时,伪装网下一台通信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该旅参谋部通信科科长张铁耀介绍,这台设备叫作“多链路通信系统”,一台车集成了多型通信装置,能根据现场通信环境自行选择通信方式,一种通信手段失效后立刻采取另一种,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畅通。
“既要有硬实力,还要作最坏打算。”指挥所一隅,一块小屏幕看上去很不起眼。跟别的指挥设备不同,这台设备上不断传来的都是诸如“收到”“×时×分我部遭遇”之类言简意赅的信息。
正在操作该设备的该旅参谋姜贺介绍:“这台仪器看似简单却大有玄机,它采用复合应急通讯方式,整合了上千条常用的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指令,即使信号再弱,各类信息也能直达指挥末端。”此时的他正与远在深山中的发射分队进行通信,在电话线被切断,常用无线频率被压制的情况下,正是靠着这套系统,各项指令才能畅通无阻地传达。
火热的演兵场上,无形的电磁波、有形的通信线缆密布每一个角落,信息化的脉搏正在后勤保障链条上全域、全时、全环节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