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聚焦未来战场,他为导弹武器做好“健康管理”
◎钟福明 唐帅文 本报记者 张 强

【军中典型】

    眼前的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志杰,一身戎装,双眼炯炯有神。这些年,他光环无数——火箭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证据推理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的创始人之一……

    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说:“有些武器装备处于超期服役状态,这些装备能否继续服役,何时会出现故障,如何维修?如何选择性能最好的服役期内武器装备参与值班?这些服役期内武器能否适应未来战争的样式?这就是我和团队一直以来聚焦的方向。”

    “战场需要什么,我们的科研重心就应该瞄向什么”

    “只有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实现创新超越,在高新科技领域尤为如此。”周志杰说,“立足打赢需要搞科研,就要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谋创新。”

    这些年,周志杰研究最多的是让科研成果服务打仗,去的最多的是一线部队。

    在多次部队调研中,他发现导弹武器的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导弹武器在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出厂测试信息、在线监测信息和历史经验利用不充分,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不全面,故障诊断方案制定不完整,维修时机难以确定,健康管理缺少可视化演示系统等。为了攻克这些问题,他和学生们把能查到的上千篇相关中英文资料都读了个遍,多次带着学员深入一线部队和航天部门开展调研。

    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几个月下来,周志杰和学生们变得又黑又瘦。

    “从发放调查问卷、线上讨论到现场咨询,每次调研都让我感到很充实、很有意义,既开拓了视野,又理清了思路,这也是其他课题组的同学无法接触到的,我们很幸运。”博士生曹友感叹道。

    周志杰却说:“不了解部队和装备,怎能成为合格的国防科技工作者?为了让导弹飞得更稳更准,为了让导弹发挥最大作战价值,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经过近10年的艰苦探索,周志杰提出了一套导弹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但周志杰最开心的还是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导弹的控制系统关键部件,并在火箭军部队、航天部门和地方企业得到了验证。目前,他正与某航天研究所共同承担火箭军多种型号导弹远程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并负责故障诊断及决策支持核心模块的总体设计。

    周志杰说:“军队院校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战场需要什么,我们的科研重心就应该瞄向什么;战斗力瓶颈在哪里,我们就应该攻关到哪里。”

    “既然选择去做,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你的课题研究方向没有前瞻性,研究方法太旧了,明年再来开题吧!”2006年9月,清华大学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现场,当周志杰信心满满完成汇报时,迎来了“当头一棒”。

    答辩结束后,联合培养导师专门找他谈话:“你还是回自己学校去吧,军校学员在部队好好带兵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搞科研。”

    回想起自己2004年硕士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选拔为首届赴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的经历,周志杰心里总不是滋味。十几年来,那一幕他一直记忆犹新。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为了向导师证明自己的实力,为了不给学校丢脸,也为了不辜负家属的支持,周志杰重新鼓起了勇气。

    那年春节,周志杰没有回家,每天都过着“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在掌握大量最新研究资料后,他决定将研究方向锁定在“人机混合智能建模方法”上,在第二次博士开题时,其研究方向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导师的积极评价,顺利通过了开题。

    “科研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想当然。”回想起那段经历,周志杰深有感触。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科研经历,他总是勉励自己的学生——“科研永无止境,既然选择去做,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他对同学们说:“你们是未来的‘科研尖兵’。军队科研人员必须把目光聚焦部队一线。”

    他为课题组制定了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并经常带领学生走进一线部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加强团队凝聚力,塑造学员优秀的科研品质,引导学员立足前沿、不怕困难,积极献身国防事业。

    这些年,周志杰先后培养研究生20余名,1人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两人获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荣立三等功,为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推进科研成果向部队战斗力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将继续攀登导弹武器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高峰,奋勇向前、向前、再向前!”谈到未来,周志杰目光如炬。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