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4日 星期三
传承“李保国精神”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实习记者 陈汝健

    几天前,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了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会把李保国未竟的事业接着干好,让农民挑上科技的‘金扁担’。”创新团队负责人郭素萍表示。

    “郭素萍老师是传承和发扬‘李保国精神’的践行者。6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及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张雪梅介绍,团队先后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4项,推广实用技术36项,选育并审定品种9个……这些成果让太行山区老百姓干上了生态活、吃上了生态饭。

    用科技创新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瓶颈

    李保国去世后,郭素萍接过丈夫奋斗一生的事业,继续奔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4月29日,郭素萍来到临城县绿岭核桃小镇,“眼下核桃正处在果实膨大期,我放心不下,得过来看看。”郭素萍边走向一棵挂果的核桃树边说,膨大期的土壤不能缺水,这两天得降雨,晴天后要喷多抗霉素或春雷霉素预防细菌性黑斑病……在郭素萍手把手的指导下,核桃园变成了科技课堂。得到技术指导的果农们脸上绽放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这些核桃树今年又能丰产了。

    在莽莽的太行山区,有一个被果树围起来的村子,这就是李保国教授曾奋战30多年的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李保国和他的创新团队在这里创造了具有太行山特色的生态经济,打造出生态林戴帽、干果林缠腰、高效水果住田脚的立体新模式。

    荒岗变富岗,荒岭变绿岭。“山上以前全是光秃秃的片麻岩,什么也不长,是李保国教授在这里试种果树,运用科技手段攻克了诸多山区治理难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经济林产业发展。”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感慨道,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我们的浆水苹果告别了长不好、卖不出的困惑。

    针对太行山区的 “旱、薄、蚀、穷、低”状况,李保国生前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开发爆破整地、修筑隔坡沟状梯田、蓄水保水节水、防洪减灾、培肥土壤等关键技术,集成组装了太行山区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的基础工程标准化技术,修建了高标准隔坡沟状梯田。

    如今,“李保国精神”在太行山区持续传承。郭素萍为前南峪村引进并发展了百余亩软枣猕猴桃,亩均年收益7万多元。

    郭天林说,目前浆水镇种植苹果2.7万余亩,板栗近6万亩,仅林果年产值达2亿多元。在前南峪经济林模式的带动下,太行山区的山绿了、村美了、民富了。

    因地制宜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如何让科技创新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李保国和他的创新团队因地制宜,打造多种科技创新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苹果大苗重茬建园技术,从太行山区“飞越”到燕山山区。滦州市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是李保国生前帮扶的最后一个基地,通过帮扶,从前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为有机种植、特色养殖、观光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开发区。

    “郭素萍心中时刻装着果农,她时常带着农业专家来传播新理念新技术。”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董事长武铁友说,让园区日光温室里的光温水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在种植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注入了科技元素。

    前南峪村根据特有的集体经济模式,发展了樱桃、软枣猕猴桃等特色经济林观光采摘和果品加工产业。依托特有的李保国干部学院等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形成“集体+农户”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临城县绿岭核桃小镇集优质薄皮核桃品种的研发与繁育、种植,深加工产品开发与销售,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果草畜循环农业景观模式,创新了以核桃为主线的“大园区+小业主”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