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巨噬细胞靶向声动力疗法
可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衣晓峰 本报记者 刘传书

    由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田野和他的团队完成的一项“巨噬细胞靶向声动力疗法快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科研项目,前不久获得了2021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成果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声敏剂能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巨噬细胞线粒体内特异性聚集,当给予超声辐照后,可在靶部位产生活性氧,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的巨噬细胞被分解并转运出斑块,由此可缩小斑块体积,改善斑块炎症,减轻血管狭窄。该成果为从源头上阻止AS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及下肢动脉闭塞症等顽症再添一把“利器”。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需无创、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为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AS的发生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了过多的脂质后,形成泡沫细胞,堆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了隆起的斑块,继而造成了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而巨噬细胞正是斑块中关键的细胞成分。田野教授团队成员郭淑媛介绍,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现已达3.3亿人,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人,冠心病患者1100万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453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城乡居民总死因的首位,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当前,对于AS斑块的防治,主要有他汀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他汀类药物能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稳定斑块,但至少需要大剂量地服用2年以上,易增加肝酶升高、肌痛及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损害肝肾功能。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以及外科血管内膜剥脱术或血管搭桥术等血管重建术,围术期死亡率、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发生率均较高,远期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快探索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AS斑块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声动力疗法,是将超声波与卟啉类药物相结合,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穿透力,将声能由体表传至深层组织,直接活化聚集在细胞内的卟啉类药物,以催生活性氧分子,调节细胞功能,加快将死亡细胞“扫地出门”。尽管声动力疗法具有无创性、靶向性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和特点,但在肿瘤治疗中进展缓慢,在心血管领域也缺少突破和建树。在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国家支撑计划资助下,从2008年开始,田野教授团队开展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巨噬细胞靶向的声动力疗法,揭示了声动力疗法快速逆转AS斑块的新机制。

    声动力疗法可显著缩小斑块体积

    在大量动物和细胞试验的基础上,田野团队先后开展了声动力疗法抗击AS的首个前瞻性、Ⅱ期、单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试验方案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注册。研究收录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2例。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声动力疗法可在治疗后1个月,减轻病人下肢动脉炎症水平34.8%、增加最大行走时间118.6秒、增加踝臂指数0.11、缩小病变直径狭窄率7.2%和面积狭窄率9.6%。研究收录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病患者14人。通过前后对比,声动力干预之后,斑块体积显著缩小,斑块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病变血管炎症水平迅速下降,所有病例未引起肌酶、肝、肾、凝血及甲状腺等功能异常。

    在技术层面上,田野团队依托理工医交叉、产学研结合,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创、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声动力医疗设备及中央图像数据库指导下的精准定位系统,将患者诊断数据上传到中央图像数据库,由数据库分析患者斑块性质和治疗靶点及治疗参数,再反馈给声动力设备的治疗模块,使靶点更加精准,治疗更加规范。

    目前,由田野团队研制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动力智慧诊疗系统”,正在位于深圳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进行样机的集成和调试,准备向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申请创新型医疗器械。

    迄今为止,上述系列研究结果共获15项国家发明专利,有44篇相关原创性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医学期刊,其中SCI收录22篇,他引总次数294次。欧洲《心血管研究》杂志审稿专家曾指出,作为一项理工医相结合的跨学科新技术,声动力疗法有望更快更好地解决AS这一危害公众健康、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重大顽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