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
“首都带首府”协作创新
银川中关村激发科技的“乘数效应”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首都带首府”的协同创新机制,在西北内陆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受访者供图

    50亿元

    目前,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招引入驻各类企业400家,电子信息企业占比超过50%,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税收收入超5000万元。

◎本报记者 王迎霞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硅谷”。很多人有所不知,它在西北内陆也扎下了根。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创新力量?银川市决定引入北京中关村创新资源,合作建设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以下简称银川中关村双创园)。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获悉,截至目前,该园区总产值达104.9亿元,招商引资7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全级次税收超亿元……4年来,“京银对话”愈加亲密高效,银川中关村双创园经济体量不断壮大,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随着产业、人才、技术、资本、孵化等全要素汇聚,“首都带首府”创新协作的机制越闯越活,塞上江南逐渐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

    完整复制“中关村”基因

    2017年12月,银川市委、市政府在西北地区率先与北京中关村对接战略合作,开展协同创新,银川中关村双创园项目正式启动。这个年轻园区被寄予了厚望。银川将它定位为全市创新驱动的“前沿地”,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主力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排头兵”。

    “我们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园区发展全过程,给它确定了‘12235’的发展思路。”1月12日,在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建设运营四周年推进会上,银川市西夏区副区长、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建设服务办公室主任马黎刚介绍说。具体思路即突出互联网数字经济园区特色,发挥中关村自主创新品牌、大学城科技人才集聚两大优势,推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两大产业发展,打造公共服务、技术研发、产业支撑三大服务创新平台,强化组织、政策、机制、金融、人才保障。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这一规划理念,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布局了“一中心”“一基地”。创新中心聚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医疗、跨境电商、数字治水、检验检测、智能制造等创新型企业,产业基地则主要聚集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为主的重资产类产业项目。

    在这里,“中关村”的优良基因得以完整复制。

    北京中关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园区高质量发展中来,围绕高端产业、高新技术,帮助园区引进多个技术成熟、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目前,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招引入驻各类企业400家,电子信息企业占比超过50%,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税收收入超5000万元。

    经过4年建设发展,银川中关村双创园人才优势越积越厚,校企共建20多家产学研基地、培养了1000多名实用人才,园区先后获评自治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双创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银川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

    银川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由此掀开。

    科技与合作是两大法宝

    诞生于东西协作背景下的银川中关村双创园,科技与合作是不二法宝。

    当前全球水资源趋紧,如何用好每一滴水?在银川中关村双创科技园的“园中园”——宁夏

    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答案清晰可见。

    一套智能体系实现了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自动监测控制,进而为实现水资源优化调度和高效利用提供可能。实践于固原市彭阳县的“互联网+农村人饮”模式,解决了农村供水普遍存在的“最后100米”问题,已在宁夏全境22个县推广。

    近年来,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依托清华大学全国科技领军优势,利用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省区品牌和水治理实践成果,已吸引阿里云、中移物联等国内外47家企业入驻,完成产值4.48亿元。

    在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像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这样的“园中园”还有不少。检验检测产业园、科研孵化产业园、“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园……它们形成了特色产业,组团发展,引得启迪水联网等产业龙头纷纷落地。

    “园中园招商”“新载体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持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坚持创新招商模式,积蓄更加磅礴的创新动能。特别是该园区在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设立的10个区域离岸孵化器,畅通了招商资源和企业信息渠道,实现了科技成果离岸孵化、项目银川转化,助企业在这片沃土上迸发出无限活力。

    宁夏炬点自落地以来,从一家选品外销的跨境电商公司发展到品牌设计研发中心和生产线并行的全球化企业。宁夏炬点副总裁赵鑫屏认为,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银川中关村双创园的精准发力与全力支持。

    更多“炬点”正在壮大。

    目前,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科技小巨人2家,人才小高地4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3家;园区发明专利超过100个。

    融入城市同规划共发展

    一边借“外力”,一边修“内功”,银川中关村双创园着力打造全市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充分激发创新资源活力。

    去年年底召开的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勾画了今后5年的奋斗蓝图。聚焦“九大产业”“三新经济”,银川中关村双创园精心储备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5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2亿元。“我们坚决落实市委要求,用项目填写蓝图,用项目铺设道路。”西夏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建兵表示。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做实项目储备库,形成了“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科创新城建设再添动能。用张建兵的话说,“我们认准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为此,园区举全力确保一季度90个重点项目按期开工,上半年重点项目100%开工,年内80个项目投产达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0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

    这不是信口开河。接下来,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要继续让务实合作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让科技创新成为强引擎、让产业发展成为助推器、让招商引资成为强动力、让产城融合成为主旋律。

    马黎刚介绍,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将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按照梯队培育路径,3年内培育出上市企业;同时也将努力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让科技创新迸发出“乘数效应”。

    产业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

    提档升级“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打造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支持“互联网+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直播经济;支持中建材与百度、中国移动合作运营数据中心,积极承接“东数西算”数字产业项目;按照“研究院+实验区+产业园”发展模式,争取一批高端水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和高科技数字化治水企业落地,建立数字治水设备制造基地……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建设服务办公室的宏愿是,将园区融入城市,一起定位、一起规划、一起建设、一起发展,让园区成为银川城市建设发展和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新空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