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三年打响“科创江阴”品牌 江苏江阴确定“六大工程”

地方动态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安雪松

    如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解决经济总量背后的科技创新短板问题,高起点优化创新空间、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育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新赛道?

    记者2月16日从江苏省江阴市科技局了解到,日前,该市正式出台“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并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旨在推动科研策源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业技术创新点燃新引擎、注入新动能,把江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

    江阴市委书记许峰介绍,近年来,江阴坚持产业强市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共抓, 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两个体系”共建,产业发展和科技人才“两类政策”共推,先后出台“科技创新20条”“创新发展16条”“科技人才25条”等政策,还全面启动“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江阴成功入围全国首批、无锡首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入选“科创江苏”首个试点市(县)。

    但江阴的创新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许峰看来,过去的江阴,靠资源的大规模投入、土地的高强度开发,走出了传统工业经济制造驱动之路;如今的江阴,土地资源接近上限、环境容量逼近红线、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曾经的老路已走到了尽头。

    记者了解到,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全面加速,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江阴能享受到协同创新带来的溢出红利,但更面临着巨大的“虹吸危机”。

    许峰表示,“在面对现实存在问题之下,科技创新事关江阴县域地位、决 定江阴生死存亡。因此,江阴要想从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就必须准确把握溢出和虹吸的双刃剑关系,倍加坚定地以创新求发展, 大力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量质并举、行稳致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实施“六大工程”,是江阴以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产业技术自主可控和创新 集群能级提质为主攻方向,结合未来发展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新举措。

    江阴市科技局局长徐飞介绍,“科创江阴”行动计划和“六大工程”,主要包括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科创源全域空间建构、创新型企业雨林打造、高能级科创载体攀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全方位创新生态营造等6个方面共24项重点。

    到2024年,江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3%以上,企业研发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000家;全市人才总数达到5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6万人。三年内,新增创新创业人才项目600个,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科创载体25家;每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90亿元。

    “我们将通过3年努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在国际上打响‘科创江阴’品牌。”许峰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