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8日 星期五
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自豪感
——北京冬奥会外国专家这样评价自己的“奉献”
◎本报记者 何 亮

    走进冬奥·人物

    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尾声,有一个“小众”群体,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就是支撑冬奥会筹办的外国专家。在他们身上,很难用一个有趣的标签标注,也很难用一个词汇形容,因为文化和地域差异,或许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北京冬奥和不一样的外国专家。

    指挥38人挑战冬奥会远程同传

    北京冬奥会上,有一项数据,可能让人难以置信。

    近20天的赛程、上百场新闻发布,只需26名国际译员和12名中国译员在现场提供中文、英语、法语、俄语等7种专业的同声传译,就能服务所有赛事相关方的工作人员。

    如何做到用如此少的人完成整个冬奥会的赛事同传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席翻译官亚历克斯·波诺马雷夫的回答颇有成就感,“因为在北京,我们提供远程同传服务,大量翻译工作可同步线上进行”。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亚历克斯第8次为奥运会做同声传译服务,赶巧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是亚历克斯服务奥运会的“首秀”。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我们有近220名口译员每天奔跑到不同的场馆,须在现场提供各种各样的同传服务。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设置远程同传中心,翻译官即便不在各个场馆,也可在线上进行同传翻译。”亚历克斯表示,技术的革新让同传的运行更加可持续、更精简,即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他们也可以提供安全与精彩的同传服务。

    变夏奥遗产成冬奥场馆是件幸福事

    奥地利人哈拉尔德·斯普林菲尔德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作品”获得世界各地运动员的点赞。

    哈拉尔德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项目顾问,他和他的团队负责在奥运会前对冰球场馆进行翻修,并在奥运会期间对场馆进行运营。

    过去十多天,看着各国冰球运动员在自己改造的“冰之帆”(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享受冬奥、激烈比拼,哈拉尔德非常开心。“大家体验到我们的成果,给出赞誉,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哈拉尔德说。

    “冰之帆”和五棵松体育馆都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改造两个夏奥场馆进行冬奥比赛,对哈拉尔德来说,是一段非常独特的经历。

    冰球比赛是冬奥会中唯一的集体球类项目,与其他冬奥项目相比,冰球比赛需要在现场为运动员、裁判员提供洗衣、制衣服务。哈拉尔德与中国工程师通力合作,将海运集装箱改装成更衣室,并为每支球队提供比赛服装的洗涤和烘干服务,确保他们在赛后三小时内拿到干净平整的衣服。

    “这是一种非常绿色、成本高效的做法。”哈拉尔德表示,通过合理改造,不仅满足了冰球赛事的独特需求,还充分体现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奥理念。

    全程参与“双奥”让人倍感荣幸

    “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有幸全程参与‘双奥’举办,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匈牙利人拉兹洛·瓦伊达如是说。

    从2005年移居中国,拉兹洛便帮助北京进行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到2014年中国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申办冬奥会的文件,拉兹洛再次与冬奥“结缘”。

    “就像身边的朋友提到的,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再次参与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备、办赛,这是北京冬奥组委在专业领域送给我的一份了不起的‘馈赠’,使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经验。”拉兹洛说。

    得益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人力资源的宝贵遗产,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提升,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拉兹洛团队收到上百万的志愿者申请。“大家可以看到,在当前的中国,大家对从事志愿活动有着非常高的热情。”拉兹洛说。

    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员,这份遗产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各项政策规划和服务举措能够真正落地提供了保障,也为拉兹洛团队提出的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法的执行提供了保障。

    (科技日报北京2月1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