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但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如何实现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医疗器械、装备方向发展?1月13日,多方共建的江苏集萃医工交叉研究所正式签约,落户南京市玄武区徐庄高新区。研究所将以增材制造及医学应用、AI+临床新技术、医用机器人为重点研发方向,在大型医疗设备、新型医学材料等方面催生学科交叉、驱动新一轮自主创新变革,助力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但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公司30强,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签约仪式中,江苏集萃医工交叉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教授陈云飞,道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面临的产业发展痛点。
在陈云飞看来,医工交叉基于现代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是实现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医疗器械、装备方向发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重要途径。
“医疗器械产业的需求来源于临床需求,20年前,我有很多好点子,但那时没有合适的企业和资本愿意进来,但今天好多企业和资本都向我们要项目。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门槛越来越高,学科交叉越来越广,仅靠医生的个人学识不够,这必须要将临床资源、研发人员、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相结合。”共建单位的代表之一、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说。
据了解,江苏集萃医工交叉研究所将集聚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交叉科学领域人才团队,依托两大高校30所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结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果转化能力和南京市玄武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优势,建设医工协同创新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设计中心,将开展微纳增材制造设备、微流控芯片、芯片上器官、基因测序和蛋白质测序等关键技术研究。
AI+临床新技术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研发智能穿戴式诊疗装备、健康监测设备,在临床辅助诊断、疾病筛查预警、康复训练评估、精神类疾病筛查及诊断等方面提供量化标准等。
医用机器人研发中心以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为主要研究方向,构建相关医疗机器人研发软硬件平台,多学科技术融合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开展机器人辅助诊疗、机器人辅助康复等关键技术研究。
“我们突出跨界合作、协同创新,推动东南大学‘工’的强项、南京医科大学‘医’的优势,与省产研院‘融’的特色相互碰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南京科研资源的强强联合、高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持续出新、落地成金。”南京市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说。
(科技日报南京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