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创新是国家重大战略。1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该中心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将着力打造国际领先动植物种质创新中心。
据了解,该中心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按照“整体规划、分批分次”的原则,有序推进种质创制科学设施建设。西南大学打破原有学院、学科组织模式,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大科学中心建设。首批示范物种家蚕、杨树、青蒿已经开展研究。近日,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列为国家支撑服务育种创新的5个专业化平台之一。
“目前我们已经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杨树内源基因高效敲除技术,已成功创制1200个杨树突变体材料,并获得良种。”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杨树创制团队负责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克明介绍,通过基因创制技术,他们将形成规模化、精准化的杨树基因组编辑平台和分子育种体系,不仅可以得到生长更快、抗逆性更强的改良品种,而且能将育苗时间从传统方式的30多年,缩短到5年以内。
未来5年,该中心力争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创制,创制新素材1万余份;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杨树基因编辑突变体库,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基因编辑遗传素材;建设青蒿种质资源库、构建覆盖青蒿重要经济性状的突变体库和萜类生物合成元件库。后期将陆续开展柑橘、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甘薯、罗非鱼、茶树、黄连等物种创制研究。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夏庆友教授表示:“通过开展规模化智能化种质创制,我们将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型素材,这些素材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育种,未来将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规模化进行鉴定筛选与品种培育工作。同时,创制出的材料也可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科学中心将广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优势科技力量与人才团队,充分利用该平台联合攻关,真正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种质创制大平台,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重庆力量。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表示,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坚持把生命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高水平建设“生命岛”,加快打造生命科学策源地、生物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