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星期二
年轻人回应天宫对话:我们将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北京会场侧记
本报记者 张盖伦

    2022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在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

    是的,这是一个特殊的元旦。

    已经在太空待了两月有余的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也在这一天,和北京、香港、澳门地区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有学生问他们,新的一年,有什么新的期待。

    航天员王亚平说,作为航天这一伟大事业的传承者,很高兴能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她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载人航天队伍。她也希望,年轻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们的浩瀚星空”。在现场听到航天员的勉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闻浩诚也感到使命在肩。

    2021年12月31日晚上,他守着直播收看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习主席提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还提到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闻浩诚本身就是航天迷,他对航天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从那时起,他心中就种下了航天梦。如今,闻浩诚从事着发动机推进相关技术研究,已经是航天事业的一分子。

    “我的研究成果未来会直接应用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真的觉得非常幸运。”闻浩诚感慨,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只要勇于奋斗,梦想就能成真。这几年是中国航天的大丰收之年,现在的大丰收,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们这批学生正好处在一个国家需要我们,国家也在大力投入航天的时期,我们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闻浩诚表示,航天是值得他奋斗一生的事业。

    代雯同样是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生。这次,她获得了向航天员叶光富提问的机会。代雯好奇的是,航天员们一路走来,要克服无数困难,还需要漫长等待,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守住初心不放弃?代雯刚刚进入博士一年级,开启了新的学术旅程,对未来的发展也会感到困惑。而且,她还是本科生辅导员,她带的这群年轻孩子,也常会陷入迷茫。于是,新年第一天,代雯来讨教航天员了。叶光富说,登天确实很难。每个人在通往飞天的路上,都要经过艰苦训练,要通过严格选拔。有人,一等就是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叶光富说,幼苗破土而出之前一定经历了漫长寒冬,要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汗水。“年轻人,要静得下心,沉得下气,练好本领,踏踏实实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

    “听到他的回答,我也非常感动。”代雯感慨,大家形容一件事很难,常用的比喻就是——“比登天还难”。但航天员们成功登天了。“国家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接力棒也有一天会交到我们青年人手中。”代雯说,青年人要敢啃硬骨头,勇于探索未来有潜力的新方向;在工作中,也要静下心来,学会抵御诱惑,坚守本心,心中有梦,就执着追梦。

    这场天地对话,以青春、梦想和奋斗为关键词。在北京会场,航天专家还向港澳年轻人抛出橄榄枝,欢迎他们加入航天队伍。来自香港的蓝家达是北京会场的学生代表之一,他正在清华大学读国际关系学博士。“听完这番话,我感到心潮澎湃。我想对香港的年轻人说,看,我们也可以进入航天队伍,我们也要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蓝家达说。

    在这次的天宫对话中,航天员翟志刚分享了面对困难的一大“秘诀”——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勇往直前,克服困难。

    和很多青年人一样,蓝家达也常会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力量微小,但航天员的话,给了他很大启发。“我们不必总拘泥于自己,想些小问题,也可以想想大问题,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想想可以为国家做什么。”蓝家达说,无论来自哪里,都要心中有梦,勇敢追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