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研发投入强度最高超50%
“瞪羚”成武汉光谷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秦海波

    16倍

    今年是光谷培育瞪羚企业的第11年,每年认定的瞪羚企业数量由最初的30家增至今年的502家,11个年头增长了16倍,累计入选的瞪羚企业达到1300余家。

    “瞪羚企业是探索中小企业成长跃迁的先行者,始终保持着强劲的高速成长态势。”11月20日北京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赵荣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3年武汉光谷(以下简称光谷)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排名前10的瞪羚企业,增幅都在146.5%以上,复合增长最高的保利沃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增幅达到505.7%。

    近期发布的《2021年光谷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度,光谷共认定瞪羚企业502家,总营收243.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64家企业营收过亿。

    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13%

    瞪羚企业,专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并跨越了创业“死亡谷”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与瞪羚羊相似的特征:个头不大,却跑得快、跳得高。

    据统计,502家光谷瞪羚企业2020年研发投入总计32.7亿元,两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45.0%。2020年,平均每家光谷瞪羚企业研发投入超过650万元,其中,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31家,飞思灵微电子、友芝友生物等5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

    光谷瞪羚企业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13%。2018—2020年,502家光谷瞪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14.1%、13.9%、13.4%。2020年,近三成光谷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20%,其中,56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0%。

    光谷瞪羚企业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4万余人增加至2020年的1.9万余人,两年增长近四成。2018—2020年,光谷瞪羚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始终高于40%。超四分之一的光谷瞪羚企业2020年研发人员占比高于60%。2020年,有133家光谷瞪羚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其中,52家占比超过80%。2018—2020年,31家光谷瞪羚企业平均增加研发人员超过50人,超八成分布于数字产业、光电子信息领域。

    光谷瞪羚企业在稳就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502家光谷瞪羚企业员工总数从2018年的2.9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4.4万人,近3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近万人。2020年,光谷瞪羚企业中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7.7%,高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全区水平14个百分点。

    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创新代谢组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与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代谢组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背景、复合人才。2020年,该企业员工总数达350余人,企业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50人。

    已涌现14家上市公司、6家高成长性企业

    从这些“瞪羚羊”的“含金量”看,2020年,光谷瞪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4.3亿元,近两年利润总额增量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5家,近四成企业利润率超过20%,其中30多家利润率超过40%。

    “这说明光谷瞪羚企业的发展质量是比较高的。”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过去11年的成长周期看,光谷瞪羚企业的新生力量在不断涌现。今年216只新晋“瞪羚羊”的平均年龄仅为4.5岁,超过六成的“瞪羚羊”在3—7岁,且成立时间越短的企业,新晋成为光谷瞪羚企业的占比越高。此次新上榜的杰开科技、滴水智能、光迹融微等“瞪羚羊”,都是2020年才“出生”的。

    自2011年起,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展光谷瞪羚企业培育工作,先后3次修订发布瞪羚企业专项培育政策,为光谷瞪羚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定制化服务。今年是光谷培育瞪羚企业的第11年,每年认定的瞪羚企业数量由最初的30家增至今年的502家,11个年头增长了16倍,累计入选的瞪羚企业达到1300余家。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表示,光谷瞪羚企业中,已涌现14家上市公司、6家高成长性企业,这些瞪羚企业成为了光谷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今年10月,湖北省科技厅发布首批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榜单及发展报告,光谷有210余家企业入围,超九成企业为光谷瞪羚企业。这说明,光谷瞪羚企业培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今后,光谷将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场景、新业态,加快链接高端顶尖资源,为光谷瞪羚企业发展壮大按下“加速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