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从集中处理到就地处理
探索高效解决易腐垃圾路径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李 凌

    “哇,倒进去的剩菜剩饭变成肥料了!”“这机器真好,变废为宝。有了肥料,生态农场里的植物肯定会长得更好。”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水晶晶新城学校的垃圾分类实践课上,面对一台有着金属外壳的方形“大家伙”,学生们不禁感叹道。在同学们的注视下,该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打开机器盖子,倒入易腐垃圾。只见“大家伙”的处理槽不断“吞入”菜梗菜叶、剩菜剩饭。随后,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经过处理的易腐垃圾,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了有机肥料。

    这台“大家伙”是南浔区引进的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从集中处理到就地处理,南浔区探索出了一条高效解决易腐垃圾的路径。

    南浔区人口密集度较高,日均产生大量易腐垃圾。这类垃圾湿度高,易污染环境。该区以往一直对易腐垃圾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能耗大、占地面积大、存储散发恶臭、运输途中易抛洒滴漏等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南浔区明确了易腐垃圾就地处理方式,并出台了实施方案。南浔区筛选出了63家适宜推广易腐垃圾就地处理的单位。在实施环节,除选定、安装适宜设备外,南浔区还着重规范了操作流程,要求每家单位至少确保1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易腐垃圾的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操作培训。

    如今,在南浔镇政府食堂,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将每日产生的易腐垃圾投放到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中,产生的有机肥直接作为镇政府内树木的肥料,或由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公司工作人员回收进行二次堆肥。

    截至目前,南浔区已在51家单位投放使用59台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日均就地处理易腐垃圾3.92吨左右,日均产生有机肥约392千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