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
无锡高新区:壮大各类产业集群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无锡高新区已形成国资、外资、民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不同生态小圈集聚的高新区。这些园区功能、优势互为补充,对于优质项目、人才团队的引进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园区孵化载体阵容不断壮大,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代表的创新载体矩阵,打造了助力科技企业高飞的硬核平台。一个个高能创新载体全速运转,加速创新资源大量集聚,无锡高新区逐步形成了多个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物联网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此外,无锡高新区已诞生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在全国高新区中走在前列。

    江苏省有关部门公布的2020年度江苏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锡高新区位列第二位,较上年度提升3位,标志着无锡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如何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做出“高”而“新”的创新文章?无锡高新区通过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布局、大力集聚创新资源、持续完善双创载体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生态优化提质 高企年增近300家

    今年1—7月,无锡高新区共申报领军人才项目86个,在谈项目31个,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总数达到117个,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同比都是历年最高。

    严把企业引进质量关,是去年无锡高新区的一项新举措。作为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领军人才项目,成为衡量园区生态的重要指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优化存量也要谋划增量。从去年开始,无锡高新区明确了园区引进企业的定量和定性考核指标。引进项目必须30%符合高企培育要求,30%符合人才培育要求。对于协议人才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领军人才项目不做评审就可直接认定。预计无锡未来5年引进1万家企业,其中符合高企培育的企业将达到3000家。无锡高新区当前科技型企业已集聚5000多家,其中高企900家。

    为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今年年初,无锡高新区启动太湖湾科创城建设,聚焦“创新研发攻关、科教基地示范、孵化加速育成、科技服务集成”四大功能,围绕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方向,构筑“一城、五组团、多点”发展格局。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无锡高新区加强与中科院、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交流;围绕人工智能、5G及新基建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启动未来科技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瞪羚企业,为其定制“一对一”扶持举措;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面向全球招引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等。

    园区是一个开放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当前无锡高新区已形成国资、外资、民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不同生态小圈聚集的高新区。这些园区功能、优势互为补充,对于优质项目、人才团队的引进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争先进位、跨越发展提供了充足动能。

    当前无锡高新区每个国资园区都设立了基金,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使得园区资本力量能更好地为企业赋能。中电海康、朗新科技等部分龙头企业牵头的园区依托上下游产业生态圈优势,让相关产业“抱团”成长,吸引了不少关联企业入驻。

    随着与国资园区入驻政策方面的统一,民营园区近年来数量逐年上升。目前,无锡高新区已建有天安智慧城、北邮国昊、中关村、东庄产业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民营园区。东庄电力电子科技园从去年开园至今,入驻率已超过80%,且入驻企业不少都是“潜力型”选手。得益于太湖湾科创城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这批龙头科技园区产业定位明确,每家专注一个细分产业,通过畅通产业链、搭建平台,培育关联产业企业,在全区产业大生态中建立起一个个小生态圈。

    水深则鱼悦。企业主体不断“进阶”的背后,是无锡高新区一直以来做实做优的贴心服务支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引擎,精准服务企业,破解难点、堵点、痛点。在创新型企业培育方面,自2019年起,园区就制定了1亿元的专项资金,对新增入库高企进行奖励。近年来,高企每年新增量都近300家。

    超级“连接器”与创新“极核” 打造产业集群

    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区域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园区孵化载体阵容不断壮大,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代表的创新载体矩阵,打造了助力科技企业高飞的硬核平台。

    江苏省2020年度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旺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园区内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入围江苏省A类孵化器。无锡高新区科技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园区累计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5家、省级众创社区2家。这些孵化器充分满足了高成长性企业对于发展空间、资本运作、管理培训、国际合作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作为国家物联网专业孵化器的微纳园物联网中心,截至去年末累计引进培育孵化物联网企业118家,累计产值达106.84亿元。

    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无锡高新区还持续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中科院系列院所、重点高校研究院、央企研发中心等科研院所纷纷落地园区,组成创新“极核”,为园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高能引擎。7月21日,无锡中科德芯光电感知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投产,当天,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同步揭牌。研究院的投产,既是强力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更是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力举措。

    当前,无锡高新区已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华进半导体封装技术研究所等4家专业研究所、JITI-德科立等3家联合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实力不断壮大。在企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园区已建国家工程中心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在全国高新区中表现抢眼。同时,还建有省级工程中心114家,院士工作站30多家。

    一个个高能创新载体全速运转,加速创新资源大量集聚,无锡高新区逐步形成了多个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先行示范为全国高新区提供样板

    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在无锡高新区科技局相关人士看来,无锡高新区在全国先行先试的一些示范举措,不仅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也为江苏省甚至全国高新区提供了很多实践经验。

    比如,5月27日无锡高新区获批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13家试点国家高新区之一。

    无锡高新区一家光电感知技术企业负责人认为“创新积分制对于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来说是叠加政策利好,不仅可以得到各类政策扶持,同时还能帮助我们科学研判自身发展。”企业创新积分制,是对现有企业进行动态量化评测和精准画像,按发展阶段遴选企业、择优扶持,逐步形成雏鹰、瞪羚等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这一举措,有效破除了体制机制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将原本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财政、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集成,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进行量化评价,最终以积分评价结果为依据,精准量化进行政策支持,切实增强了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和创新能力,提升了科技创新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信力。最近,无锡高新区已经发布2020年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综合百强、研发投入百强榜单。同时,无锡高新区结合创新积分制,完善“新科贷”评价体系,贷款总额上限从2亿元提升至5亿元,上半年共向27家科技企业投放“新科贷”贷款6220万元。

    此外,无锡高新区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号召,在全国率先提出规划建设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在零碳领域力争引进各类科技企业1000家以上,探索和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企业、街道、社区,到产业园区,各种零碳示范项目正在纷纷落地无锡高新区。“绿色转型、低碳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无锡高新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要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无锡高新区参加了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并在会上作主题报告,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无锡高新区经验与方案。目前,无锡高新区正在编制《无锡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深度融合人才产业比翼齐飞

    无锡高新区突出产才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人才链,通过大力实施“飞凤人才计划”,让人才成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真正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人才与产业比翼齐飞的良性格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高新区人才总量已达29.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6万人,现拥有国家专家126人。

    从率先实施“海外引才专项”计划,到出台海内外英才兼顾的“飞凤人才计划”,再到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精准扶持政策,无锡高新区着力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育才政策,努力营造更加有效的聚才兴才用才氛围,激发更加强劲的创新创业就业活力。

    今年以来,园区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构建起从顶尖到后备人才的“雁阵”扶持体系,聚焦“6+2+X”产业集群和“三大经济”,对照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阿斯利康、中电海康、朗新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招引项目的“人才含量”,招引科技人才项目900个。

    打好服务人才“组合拳”,化解创新创业人才后顾之忧。无锡高新区不断完善人才配套政策,推出“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建设了3.9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对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特别重大项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为人才建立就医、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办好人才关心的实事,真正让人才在园区扎根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人才、服务留住人才、产才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文及数据来源:无锡高新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