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云南禄劝:打“抗旱井” 送“及时水”
◎舒 畅 本报记者 赵汉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蓝天白云,碧野青葱。村民欢笑着劳作的场景,是一年生活有奔头的缩影。但这一幕,让人很难将云南省禄劝县翠华镇兴隆村委会小干箐村小组与几个月前的极度干旱缺水联系起来。

    几个月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种地全靠天,喝水靠马驮”是小干箐村的真实写照。

    小干箐是一个自然的苗族村落,100余户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人在山上住,水往低处流,几十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在跟大自然做斗争,缺水的问题却从未得到解决。

    然而,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成效,这片土地上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村民们大多以烤烟种植为生,生产繁忙时节,大家三五成群或驾着马车,或挑着扁担,到山下6公里远的地方取水,人背马驮运水的场景,成为6公里崎岖山路上多年来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看着老百姓受苦,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村上也一直在想办法,多次联系了打井队来实地勘探,由于山势高,作业难度大且资金有限,打井的事就这样搁置了。”兴隆村委会的支书无奈地说道。

    村里干旱缺水的情况被翠华烟站的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烟站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一支党员先锋突击队,充分利用分公司划拨的抗旱资金,找来十余辆运水车辆,昼夜不停地为小干箐村民拉水补水,经过数月的艰苦鏖战,小干箐村的移栽及保苗用水得到了有效解决。

    “烟叶移栽保苗用水得到了解决,可村民的人蓄饮水怎么办?”这是翠华烟站站长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只有在村里打一口水井,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于是,他将为小干箐村打井的想法向分公司作了汇报。

    得知此情,县局及分公司领导第一时间到实地走访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小干箐村打井事宜,聘请地质勘探专家实地勘测并确定打井地点,经多方筹措资金,今年5月,小干箐村打井项目正式开工。

    机器轰鸣、燃起了村民心中的希望,如火如荼的施工,让小干箐村拥有了第一口水井。清泉汩汩而出,哗啦啦的水声宛如天籁之音,回响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尝一口甘甜的泉水,笑容绽放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

    这一天起,小干箐全体村民正式告别了6公里以外拉水的历史,人背马驼的生活写照成为了历史。

    一口水井,解天地之渴,诠释为民立命的初心;一口水井,圆百姓之梦,传递践行守诺的初心使命;一口水井,是禄劝烟草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真实写照,是全体干部职工倾注真情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移栽、保苗期间高温干旱严重的实际,禄劝县局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扶持,开辟抗旱水源。全县整合使用抗旱救灾资金382.5万元,移栽前安排水窖补水8.5万方,移栽期间安排打机电井4个,新建水池5个,组织运水车辆2566辆次,投入人工4058人次,架设管路28500米,购买抗旱物资138万元。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21年抗旱移栽和保苗期间,没有出现大规模死苗的情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