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10月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所“泰山学者”王兴军注意到,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现的画面中,一种特殊的树种引人注目——柽柳。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德玺研究员是柽柳领域的专家,他表示:“柽柳能在离海水几米处和含盐量1%以上的重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地区安全越冬,还具有强大的泌盐能力和发达的根系,能有效改良土质;将柽柳作为‘先锋树种’造林3年后,原地还可种植其他树种。”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生长着大面积的柽柳,约占该地区天然植被的21%。调查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含盐量1.5%以上区域,柽柳以优势植物出现,含盐量1.5%以下的区域,植物物种与群落类型相对丰富,柽柳以优势植物或伴生植物出现。
刘德玺认为:柽柳不仅能在重盐碱地、沿海滩涂存活,在零下35摄氏度地区无冻害,耐水湿性强,耐干旱,耐贫瘠,在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极为贫瘠干旱的地区也能旺盛生长,对国家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不过,很多专家也认为,柽柳难以成才,除其在盐碱地生态维护方面的作用及高盐碱地区的绿化以外,经济价值不大。如何利用好柽柳?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利用柽柳生产中药材。
科技日报记者见到王兴军的时候,他还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忙活。这位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所“泰山学者”正在推动的工作是利用当地随处可见的柽柳生产“管花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原产新疆、内蒙古等地,素有“沙漠人参”之称,具有益精血壮肾阳、提高记忆力、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管花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其寄主就是柽柳。
王兴军告诉记者,盐碱地柽柳单侧接种肉苁蓉,亩产鲜品可达500公斤以上。这使得黄河三角洲的柽柳在发挥绿化生态作用的同时,也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中药材,对当地盐碱地高效利用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还在肉苁蓉新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他们已开发出保健酒、肉苁蓉饮片、有效成分提取物胶囊等多项新产品。
8年来,利用高科技、新品种改造耐盐碱植物,这支团队一直在努力,并试图取得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双丰收”。在此考虑下,另一个耐盐碱植物“变身”中药材,乃至成为优质饲料的尝试也取得了成功。
“四翅滨藜”是一种抗旱、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具有较好的饲料价值。近年来,专家们研究发现四翅滨藜是“荒漠肉苁蓉”的寄主。
与上文提到的“管花肉苁蓉”不同,荒漠肉苁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眼下,该团队已经成功将四翅滨藜引种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成功接种荒漠肉苁蓉。王兴军认为,这一尝试也是盐碱地利用的一个良好模式,除能生产高品质的荒漠肉苁蓉以外,还能为黄河三角洲的养殖业提供优质饲料。
王兴军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利用这些抗盐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植物,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生态种植模式,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突破盐碱地利用的瓶颈,创建盐碱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模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