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扎根一线帮扶
她的科技服务辐射闽赣两省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谢开飞
受访者供图

    典型派

    “2014年,我很荣幸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福建省南平市,做科技帮扶。我不仅在深山老林做科研,帮助企业建设基地,还在当地组建技术团队,到农民家推广技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指导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9月10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科技工作领域党员代表围绕“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苏海兰说。

    工作十几年来,苏海兰一直在基层一线做中药材栽培研究与应用推广。“七叶一枝花”是珍稀濒危的中药材,具有止血抗癌等作用,是我国很多中成药的重要成分。

    “我们团队在‘七叶一枝花’的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和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在科技部农村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把成果推广到福建、江西等省,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也在脱贫攻坚中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苏海兰说。

    不是孤军奋战,是团队集体作战

    苏海兰刚到福建省光泽县时,发现很多农户因为没有种植技术,购买了不适宜的种植品种,每亩地损失达好几万元。“农民伤感无助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苏海兰说。

    农时不等人。虽然家里两个孩子还很小,苏海兰还是在企业建在深山的基地住了下来。山里面的蛇虫很多,她就包好头部,穿上雨鞋,拿着木棍,白天钻山林、进大棚做试验,晚上分析总结。

    “我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是与科技特派员团队一起集体作战。”苏海兰说。通过大家的努力,“七叶一枝花”育苗时间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出苗率也提高了12倍。

    去年,有个农民很高兴跟苏海兰说:“苏老师,我现在一亩收益3万元。”苏海兰知道,5年前,这位农民种植的“七叶一枝花”颗粒无收,十几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科技特派员与这位农民进行对接帮扶后,苏海兰带他建基地,做给他看。如今,这位农民发展了500多亩中药材种植,还带动全乡种了两千多亩中药材。

    在福建省武平县,一直有种植仙草和灵芝的传统,但是原来产量较低,效益也比较差。苏海兰和其他科研人员以当地农民邱师傅的基地为实验地,培育了仙草和灵芝的新品种,帮助农民提高了种植技术。

    掌握这两个品种科学的种植方法,邱师傅成为了福建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他创办的合作社也成了福建省科技企业,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武平全县种植仙草和灵芝,年产值达5亿元,帮助2万户农民过上美好生活。

    跨省服务,发展林下经济

    2019年,通过科技部牵线搭桥,江西省井冈山市找到苏海兰,请她做跨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帮助发展林下经济。

    短短两个月时间,苏海兰团队就在井冈山建立了“七叶一枝花”的示范基地,还把在福建多年探索的成功经验引入井冈山,手把手教当地技术人员,让种植技术在井冈山落地生根。

    “井冈山的示范基地正成为闽赣两省践行‘两山’理论的试验田。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青年的科技特派员,我要向老一辈科学家们学习,一代接着一代干,把一张蓝图绘到底,让科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苏海兰说。

    苏海兰曾经在她服务的基地遇到十多位正在耕作的农民,农民异口同声地对她说:“谢谢你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这一幕给苏海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在苏海兰看来,就是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还要及时应用推广创新技术,让种田的人真正得到实惠。

    为坚定不移地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福建省农科院每年都会派出400多名科技特派员到生产一线进行科技服务,福建省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有农民津津乐道的“葡萄痴”谢福鑫,还有“竹荪大王”高允旺等,这些科技特派员长期在基层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做,在乡村脱贫致富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科技特派员,苏海兰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特别重。

    “我经常跟农民说,有我们能做的,尽管找我们,因为我们是党员,是科技特派员,是农民的‘身边人’和‘贴心人’。在接下来的新征程上,我将秉持初心使命,继续扎根基层一线,把好的科技成果送到农民家,为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苏海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