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星期一
中方严正立场:溯源合作必须坚持科学方向

◎实习记者 张佳欣

    8月13日,外交部举行新冠病毒科学溯源问题驻华使节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160多位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外交部、科技部、卫健委、中科院等相关负责人就中国参与全球抗疫和溯源合作介绍情况,阐述中方立场,回应外界关切。

    中方的四点立场

    马朝旭详细阐述了中国对新冠病毒全球溯源问题的四点立场。

    第一,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科学家研究,找到病毒的动物源头和向人类传播的途径。任何国家都无权为一己政治私利而漠视生命,将科学问题政治化,对别国进行抹黑攻击。

    第二,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得出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公认的结论和建议,必须得到包括世卫组织秘书处在内的各方尊重和实施。今后的全球溯源工作,应该也只能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而不是另起炉灶。

    第三,中方始终支持并将继续参加科学溯源。我们反对的是政治溯源,反对的是违背世卫大会决议的溯源,反对的是抛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溯源。

    第四,世卫组织是由成员国主导的,全球溯源工作应该也必须由成员国来主导。秘书处应该就全球溯源工作计划包括后续机制,同成员国充分协商,充分尊重成员国意见,对于当事国的溯源计划更应该同当事国协商确定,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合作,这也是世卫大会决议明确规定的。

    溯源应以全球视角展开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报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梁万年表示,7月,联合专家组除了明确溯源的范畴、路径以及溯源的基本原则以外,还对溯源的很多细节进行了商讨,形成了关键共识:

    第一,溯源工作是科学的工作,这项工作应该是以基于科学的循证证据来开展的。

    第二,这项工作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有序有效地展开。

    第三,不能把眼光聚焦在某地、某时,应以全球视角,在全球协同下有重点、有部署地推进,因为人类历史上一些新发的传染性疾病,往往首次报告的地方不一定就是病例首次发生的地方,这也是科学界尤其是公共卫生学界的基本认识。

    武汉病毒研究所“制造”“泄漏”之说是无中生有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副司长张洪刚表示,一系列研究工作进一步为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结果提供了有力证明,例如,支撑了新冠病毒通过冷链引入的科学判断,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为全球范围内开展科学溯源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袁志明表示,病毒溯源需要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需要用科学的假设和证据。有关新冠病毒是由武汉病毒研究所“制造”或“泄漏”的说法是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学术界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徐建国也表示,确定事故性传染病疫情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事故发生前,该实验室已经保有、操作过该病原体;二是从患者分离的病原体和实验室具有的病原体在遗传学或基因组水平上基本一致。

    袁志明强调,第一,在2019年12月30日之前,我们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第二,我们从来没有设计、制造或泄漏新冠病毒;第三,迄今为止,我们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零感染”。

    针对西方媒体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相关数据库下线提出的质疑,袁志明指出,该数据库目前只是初步框架,考虑到武汉病毒研究所网站、石正丽团队员工的工作和私人邮箱曾遭受大量恶意攻击,目前该数据库仅在病毒研究所内部共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