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谈
东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中国健儿摘金夺银,表现出色,成绩喜人。升国旗、奏国歌之时,总让同胞的爱国情愈发高涨。
爱国情既表现为对国家安全的护卫,也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国货的自觉。一段时间以来,“国潮”成为最流行的时尚文化,就是爱国情的一种反映 。
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早在2018年,与新国货相关的关键字累计搜索量就超过了126亿次。而国货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动脉,奠定着民族自立自强的经济基础。
回顾历史,国货并非新名词。近代以来,在民族危急关头多次爆发过国货运动,许多爱国实业家、科学家把毕生精力投入国货事业。这些国货中蕴含了救国志士和爱国同胞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期许。
放眼全球,不少国家的国民均以支持本国产品为荣。比如,韩国人信奉“本土不二”,不论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采购,只要能用韩国本土化的产品,就不选择国外的。
毋庸置疑,“国潮”的底色是对国家的爱。但需要指出的是,支持国货虽源自民族道义,家国情怀也确为国货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但是仅凭爱国热情,没有过硬的技术力量,就无法为国货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也就无法推动国潮健康持续发展。纵观近代历次国货运动,大都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但在产业经济意义上积累的成果却十分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列强欺凌、战乱频仍的旧中国,空有国货当自强之志,却缺乏民族企业做大做强的社会条件。再看韩国的“本土不二”精神,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本土产品的品质基础之上。
因此,“国潮”既是情怀潮,也应是技术潮。二者缺一不可。缺乏文化自信的深沉情怀,就会对本国的优质产品视而不见,在“月是他乡明”的迷思中自艾自怨;而缺少技术的深厚底气,对国货的“力挺”终究会沦为虚骄的口号。真正的国货之光,必然是民族自豪自信之光与科技自主创新之光的交相辉映。
曾几何时,体育竞技装备和高端体育装备方面,外国品牌占据了我国的主流市场。而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脑到手机,从尿不湿到马桶盖,“洋货”的质量也让人刮目相看。如果技术上不硬气,人们面对国货,要么就是慨叹“想说爱你不容易”,要么就是尴尬的“用爱发电”。
可喜的是,这些年情况悄然改变,包括体育品牌在内的不少民族品牌纷纷加大了科研投入,不断寻求工艺和材料上的突破,走出代工模仿的窠臼,朝着自主创新的方向,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7月31日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81公斤级冠军的吕小军,穿的就是被网友称为举重队的“神器”——安踏举重鞋。举重运动员的鞋在承重、耐磨方面均有特殊技术要求,一双小小的鞋,技术内涵却并不简单。
在当代社会,消费行为早已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文化自信自觉的趋势同向同行,互为支撑,构成了当今时代最引人瞩目的潮流。时下备受关注的“国潮”文化,本质上便是这一潮流的成果与反映。如今受人追捧的新国货往往是高情怀、高颜值、高科技的结合。当下,我们对新国货除了保持炽热的民族感情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其追求更高的品质,让技术与情怀互相加持,为新国货奠定行稳致远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