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1日 星期三
5000名科特派精准服务
广西乡村振兴有了智力保障
本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陈秀清
视觉中国供图

    5.76万次

    今年广西科技特派员已累计开展下乡服务5.76万次,累计服务到6736个村社区的种养基地或农户点,开展科技培训3.96万人次。

    前段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大明壮羊合作社负责人李海军遇到了烦心事:整个牛场可以存栏饲养300头牛左右,现在只存栏80多头,而且还有10多头牛近一年来牛蹄牛腿时不时发病,不敢增加存栏量。7月28日,见到前来进行技术指导的牛羊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原本一筹莫展的李海军兴奋了起来。

    “你养的牛是什么品种?平时是怎么养殖的?”广西水牛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尚江华、赵朝步、熊小荣、黄健和上林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黄丽珍一边询问,一边分别对养殖场的牛舍和存栏带病肉牛进行仔细检查,并耐心提出了解决办法。根据科技特派员的建议,李海军对根除病因后增加牛存栏量又有了信心。

    盛夏时节,5000多名乡村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八桂大地的苗山瑶寨、田间地头、羊圈牛舍。

    今年以来,广西采取拓宽选派渠道、强化精准服务、创新激励机制等系列举措,强化乡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推动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拓宽选派渠道,几千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去

    顶着烈日到砂仁种植现场解答种植户的生产管理技术难题,给农户上蜜本南瓜种植技术培训课,到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5月份以来,科技特派员、隆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刘晓明一直马不停蹄地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今年上半年,刘晓明完成服务工作43次,组织开展砂仁等中草药高产栽培技术5期,培训人员达247人次。

    “乡村振兴,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不等待、不观望。下半年还要继续加强实地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为农业提质增效、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保障。”刘晓明说。

    宾阳县黎塘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科技特派员葛松荣也在忙着深入蔬菜、柑橘示范基地实地调研,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像刘晓明、葛松荣一样奔波在广西基层农村一线、田间地头的乡村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截至目前,2021年广西共选派5012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服务,比2020年增加70%。

    “以前,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单一,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当前乡村振兴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广西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3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下乡工程,决定每年选派乡村科技特派员5000人以上,致力打造一支常年活跃在县乡村的科技服务大军,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我们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将以前的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调整为乡村科技特派员,对应乡村振兴,扩大选派来自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的科技人员,并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休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该负责人表示。

    创新激励机制,让科技特派员既得名又得利

    “往后我们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更有保障了!”7月30日,在参加2021年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培训班之后,100多名科技特派员代表很是兴奋。

    科技特派员的信心,来自广西越来越完善的科技特派员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政策。

    为规范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进一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2020年11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记者注意到,从工作职责到选派管理,从经费保障到激励政策,《办法》推出系列举措,为实施好科技特派员下乡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没有多余经费用于在当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科技示范推广,下乡服务普遍存在公共交通难而自驾车不能报销费用,在农村收集各种费用票据较难……以往,由于缺乏经费保障,严重影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

    广西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保障经费每人每年由2020年的自治区科技人员0.9万元、设区市科技人员0.4万元、县乡科技人员0.2万元,分别提高到1.4万元、1万元、0.8万元,加上工作津贴0.6万元,合计最高为2万元,解决了科技服务经费不足问题。

    目前,广西已安排下达2021年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工作经费5078万元,其中列入国家“三区”科技人员的科技特派员已下达中央专项资金1502万元,其他科技特派员已下达本级财政科技经费3576万元。

    同时,广西加大科技特派员激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科技特派员优先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的职称晋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成果收益分配、人才项目申报等人才激励政策,让科技特派员吃了“定心丸”。

    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的科技特派员何金钊,在年度科技服务工作和单位工作年度考核中连年获评优秀,在职称晋升、单位评先中也拥有了优先权。“科技特派员既得名又得利,这项工作值得干,要长期干下去。”享受到激励政策的何金钊,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信心满满。

    强化精准选派,为农民提供“订单式”服务

    “除了开展实地服务之外,平时在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上,还能对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发送远程指导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如今,在葛松荣的眼里,云平台已成为他实现精准科技服务的好助手。

    以前,科技特派员对各贫困村的实际科技需求缺乏及时有效的了解,每个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无法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导致服务不够到位,效果不够明显。

    “现在乡村科技特派员由每年选派一次调整为两年选派一次,并根据科技需求精准选派。”广西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特派员利用云平台,及时发布优良品种、高优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供给信息,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自上而下的“菜单式”服务。同时,科技特派员以农民实际需求和解决农村基层问题为导向,采取自下而上的“订单式”精准服务,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经常前往广西各地乡村服务的坚果产业科技特派员王文林对使用云平台非常熟悉,每到一个基地服务,他使用手机拍照、签到、上传照片,完成服务记录;在服务休息或返程过程中他再用手机简要填写服务内容。“云平台大大提高了服务工作效率,使用也非常简单。”王文林说。

    通过云平台,这段时间,广西畜牧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韦明松为农户代买了优质玉米种子,推广了山区圆桶养鱼和畜禽生态养殖等模式,让科技服务工作更加细致、更接地气。“我们要把科技成果厚植于‘三农’工作,用科技武装农民脑袋,让财富流进农民口袋。”韦明松说。

    截至7月20日,2021年广西科技特派员已累计开展下乡服务5.76万次,累计服务到6736个村社区的种养基地或农户点,开展科技培训3.96万人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