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红心向党,这个连队赓续94年辉煌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龚 伟

    骄阳似火,战车轰轰。随着信号弹升空,一场山地进攻战斗实弹战术演练在某综合训练场打响。高强度、快节奏,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参演官兵在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烟雾弹、火焰发射器轮番上阵,短短时间“敌方”目标被悉数击毁,高地被迅速占领。

    这样的演练对“红一连”官兵来说再普通不过。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在这里建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支部建在连上”先河,至今这个连队已参加300余次战役战斗,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40余次,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28次集体立功。

    一个连队党支部为何能发挥如此巨大作用?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这个被誉为“军魂发源的地方”,寻求这个连队保持94年辉煌的红色密码。

    打造永远的坚强堡垒

    “支部为什么要建在连上?党员应该如何履行职责?”党史学习教育正在“红一连”如火如荼地展开,党支部书记、指导员郑纪文决定带领官兵在重读红色连史中寻找答案,感悟初心使命。

    起义为什么失利?革命的前途又在哪里?1927年9月,罗霄山脉雾气沉沉,遭遇几次惨烈战斗后,这个问题在毛泽东心头挥之不去。这时,整个队伍中唯一一个没有逃兵的连队,吸引了他的目光。

    毛泽东与连队党代表何挺颖彻夜长谈后,思想的火花喷涌而出:连一级如果没有党的组织,党的影响力就不能渗透到队伍中,党的声音就不能及时直达官兵,党支部要建到连队去!

    1927年10月的一个夜晚,叶家祠的小小阁楼上,毛泽东在这个连队亲自发展了6名新党员,建立了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从此,人民军队有了信仰、有了灵魂。

    重温这段历史,联系新时代发展,“红一连”官兵有了更深体会。

    郑纪文在日记本中写道:党支部离官兵最近,官兵能不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信心,关键看党支部能不能把党的声音传到官兵心灵深处。

    张恒鸣是一位刚刚入伍9个月的新兵。入伍前,他总觉得党组织离自己很远。可来到这个连队,他却感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新兵下连,张恒鸣参加第一次战术训练就深受触动。这是一块新开辟的训练场地,地面布满沙石。连长让所有官兵分成3列,第一列是党员,第二列是士官,第三列才是新兵。一声令下,党员们齐刷刷地卧倒匍匐前进,在满是沙石的场地上反复训练……

    “党员先上,为我们蹚平前进的道路。从这一天起,我对党组织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党支部就是我们永远坚强的堡垒。”张恒鸣说。

    大胆创新敢当强军先锋

    自1927年组建后,“红一连”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五次反“围剿”、25000里长征、直罗镇战斗等,英勇善战、屡建奇功。1942年11月,新四军授予该连“百战百胜”称号。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百战百胜”战旗飘扬天安门广场。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未来战场上,“红一连”还能不能继续“百战百胜”?

    “94年转型发展,‘红一连’持续兴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支部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党支部副书记、连长胡贯蕾说。

    还记得1950年3月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红一连”官兵给木船装上了汽车引擎、配上武器,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海战奇迹。

    几十年过去,一代代官兵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对接未来战场,解决战备训练中的矛盾困难,助推连队战斗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46任连长楚科纬与大学生士兵路继承,共同研发装步连山地进攻战斗模拟对抗系统;第48任连长周光魁带领大学生士兵王晨,探索连队战备库室管理系统,既能防止战备器材丢失,又能提升日常战备水平;第51任指导员王玉光与班长王雷,研制出振动头盔,解决战斗班在夜间行动使用灯光、声音易被对手发现的难题……

    如今,连队专门有一间屋子被建设为研战室,设置了研战交流区、研战资料库、装备模型展览区、战法展览区4个区域。依托研战室,他们将官兵划分为13个研战小组,针对训练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三班长缪辉把“不创新就灭亡”当作信条格言,历时两个月自发研制出激光模拟校射系统,让更多官兵能够同时进行夜间射击训练,连队夜间射击优良率提高20%。

    近年来,他们先后探索出班组进攻、多能射击“6步法”等13种新训法战法,创新8种训练辅助器材,开发战备库室管理系统、体能训练指数管理系统等5类软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一连”在团以上比武中夺得13个总评第一、370个单项第一,始终是一把不卷刃的尖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