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
让濒临灭绝的高原鱼种乘上“诺亚方舟”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视觉中国供图
杨君兴研究员在介绍团队研发的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

本报记者 赵汉斌摄

    杨君兴团队致力于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不断探索从高原特有鱼类保育到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径。目前他们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完成了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共300余万尾。

    高原特有鱼类物种资源,对我国生态研究以及未来淡水渔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何保护好这一资源?

    7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原鱼类实验室)了解到,该实验室立足云贵高原丰富的水产种质资源,以绿色生态养殖为着力点,围绕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保育、品种创新、健康养殖、产业化应用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高原鱼类活体资源库、遗传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品种创新,创制了软鳍新光唇鱼水产新品种、金线鲃与鲤鱼远缘杂交品系,其构建的“产学研用”平台也起到了推广示范作用。

    资源保育和生态修复“两手抓”

    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云南高原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不断减少,以金线鲃为例,它曾经是滇池的名特产,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栖息地破坏、外来种入侵和过度捕捞几乎灭绝,1989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看,鱼是维持高原湖泊水体健康的“功臣”。鱼类种质资源减少就会间接影响高原湖泊水体的健康。

    2000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课题组负责人、高原鱼类实验室主任杨君兴带着潘晓赋博士等人,花了3年时间,走遍滇池周边散布的龙潭和溪流,最后在嵩明黑龙潭和牧羊河找到了很小的野生金线鲃种群。慢慢地,他们保有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野生亲本种类从个位数增加到102种。

    “102,数字听起来好像不大,但这是一项任务浩繁的工作。”杨君兴说,在云南省科技厅和环保厅、中国科学院等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昆明动物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保护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物种免于灭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为日后恢复这些鱼类的野生群体以及产业化深度挖掘利用奠定了关键的核心种源基础。

    走进地处昆明东郊的高原鱼类实验室,自然循环的水系、大大小小的保育池,以及先进的操作室被布置得井井有条。

    “高原鱼类实验室拥有最齐全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研究人员不仅对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大头鲤、大理弓鱼这‘云南四大名鱼’进行了有效保育,还推进了这些鱼类的可持续利用。”杨君兴告诉记者,高原鱼类实验室联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等各大水系的数十个保育基地和企业,形成了“1+N”的资源保育格局。

    云南文山西畴龙源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卢泊霖告诉记者,他们和杨君兴团队合作,肩负着西畴金线鲃、纯种华南鲤、暗色唇鲮等13种土著鱼类的保育任务。

    基于长期对云南高原湖泊生态学研究的积累,杨君兴团队提出了“花—鱼—螺蚌—鸟”的新型生态修复模式,让多种本土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互动”,恢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项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的专门报道和肯定,认为不仅显著地拯救了珍稀物种,而且修复了已消失的生态环境。目前,这一成果已“搬出”高原鱼类实验室的生态鱼缸,变成了滇池东岸宝丰湿地修复中的实景,并且即将成为在云南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展示的重要内容。

    “未来,这一模式有望运用于滇池、洱海、程海和杞麓湖等高原湖泊的水生态修复。”杨君兴说。

    新技术或让300种鱼无灭绝之虞

    “比起云南有记录的629种淡水鱼类,我们只研究透了很小的一部分。”杨君兴说,为了不让这些水中精灵在这个星球上灭绝,为了让高原湖泊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研究团队开始构建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库,与时间“赛跑”。

    杨君兴团队2007年首次突破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技术,这是继中华鲟和胭脂鱼后,成功实现人工繁殖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鱼类。

    为进一步保护和保存这一珍稀物种,杨君兴团队的王晓爱博士等人开始探索超低温冷冻技术在滇池金线鲃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以期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其种质资源,同时为生产实践和大规模渔业生产提供参考,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进一步的有益探索。

    “目前,我们用得最多的是精子超低温冷冻技术。”王晓爱说,他们还借鉴哺乳动物和其它鱼类的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滇池金线鲃细胞培养技术。

    “为保护云南珍稀鱼类的种质资源,我们还把滇池金线鲃细胞培养和精子冷冻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应用于其他云南珍稀鱼类种质资源保存中。”王晓爱说,目前他们已构建起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库,其中累计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300种,占云南土著鱼类种数的50.5%,占全国淡水鱼类种数的22%。

    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把各种濒临灭绝的高原特有鱼类收入囊中,仅仅是生态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众多生态鱼缸中,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特别醒目。

    “这条鱼不仅通体华贵鲜亮,还拥有中国传统水墨画意蕴的黑带。我们将其拿到华南展示,市场上给出了一条数千元的高价,不管作为食用还是观赏,都拥有极高的开发潜力。”昆明动物所、高原鱼类实验室杨君兴团队的成员张源伟博士说,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墨龙1号”的新品种研发工作。

    品种创新有助于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深入研究,也是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在品种创新方面,杨君兴团队已获得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国审新品种1种,成功繁育和产业化推广名贵特有鱼类——鱇浪白鱼1种。其中,“鲃优1号”的创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审定的第100个鱼类养殖新品种,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审新品种。

    数十年如一日,杨君兴团队致力于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不断探索从高原特有鱼类保育到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径——获授权相关鱼类人工繁殖、饵料及育种发明专利23项;完成了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300余万尾以恢复珍稀特有鱼类的野生种群;使高原湖泊土著鱼类苗种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尾以上,可直接带动特色鱼类年产值1亿元以上。

    “这些生态研究成果,对引领云南省水产养殖业从养殖外来鱼类变为养殖土著鱼类、把云南野生土著鱼类资源优势转化为高原特色渔业优势,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告诉记者。

京ICP备06005116